九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8份)
- 资源简介:
九年级上册数学华东师大版教案
九年级上册数学华东师大版教案21.1 二次根式.docx
九年级上册数学华东师大版教案21.2 二次根式的乘除.docx
九年级上册数学华东师大版教案21.3 二次根式的加减.docx
九年级上册数学华东师大版教案22.1 一元二次方程.docx
九年级上册数学华东师大版教案22.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docx
九年级上册数学华东师大版教案22.3 实践与探索.docx
九年级上册数学华东师大版教案23.1 成比例线段.docx
九年级上册数学华东师大版教案23.2 相似图形.docx
九年级上册数学华东师大版教案23.3 相似三角形.docx
九年级上册数学华东师大版教案23.4 中位线.docx
九年级上册数学华东师大版教案23.5 位似图形.docx
九年级上册数学华东师大版教案23.6 图形与坐标.docx
九年级上册数学华东师大版教案24.1 测量.docx
九年级上册数学华东师大版教案24.2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docx
九年级上册数学华东师大版教案24.3 锐角三角函数.docx
九年级上册数学华东师大版教案24.4 解直角三角形.docx
九年级上册数学华东师大版教案25.1 在重复试验中观察不确定现象.docx
九年级上册数学华东师大版教案25.2 随机事件的概率.docx
21.1 二次根式
第1课时 二次根式的概念及化简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二次根式的定义.
2.会求二次根式被开方数中字母的取值范围.
3.会利用二次根式的非负性解题.
【过程与方法】
经历观察、比较、总结二次根式的定义,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
经历观察、比较、总结和应用等数学活动,感受数学活动充满了探索性和创造性,体验发现的快乐,并提高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二次根式的概念.
【教学难点】
利用二次根式的非负性解决具体问题.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1.什么是平方根、算术平方根?
2.试一试,说出下列代数式的意义.
16,81,0,15,0.2.
3.根据下图所示的直角三角形、正方形和等边三角形的条件,完成以下填空:
(1)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是________;
(2)正方形的边长是________;
(3)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________.(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写出表示算术平方根的式子)
4.第2题及第3题中所得的各代数式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学生通过观察,从中感知二次根式的特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出共同特征,从而引出课题.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表述意见,然后作适当点评,板书本课课题)
二、合作探究,理解新知
1.二次根式的概念
(1)引导学生概括二次根式的定义:像a2+4,b-3,2s这样表示的算术平方根,且根号内含字母的代数式大于或等于0,这样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为了方便,我们把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也叫做二次根式.因此我们把形如a(a≥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
(2)概念深化:
提问:a+1是不是二次根式?a+1呢?
议一议:二次根式a+1表示什么意义?此算术平方根的被开方数是什么?被开方数必须满足什么条件的二次根式才有意义?其中字母a需满足什么条件?为什么?
经学生讨论后,让学生回答,并让其他学生点评.
23.4 中位线
【知识与技能】
1.掌握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概念和定理.
2.了解三角形的重心及其性质.
【过程与方法】
灵活运用三角形中位线解决有关问题.
【情感态度】
结合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三角形中位线的概念及性质,培养创造性思维.
【教学重点】
经历三角形中位线性质定理的形成过程,并能利用它们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难点】
训练说理的能力.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1.如图,在△ABC中,DE∥BC,则△ADE∽△ABC.这个问题在本章第23.3.1节中我们已经解决.
问:若D是AB的中点,那么E是AC的中点吗?DE与BC的比是多少?
2.上述问题的逆命题是什么?
二、合作探究,理解新知
探究: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1.你写出的逆命题是什么?它成立吗?
逆命题:如果D、E分别是AB、AC边的中点,那么DE∥BC,DE=12BC.
说明:(1)另一个逆命题不考虑;
(2)让学生画图,观察、猜想结论是否成立;
(3)学生讨论、验证命题成立.
2.证明:如图,△ABC中,点D、E分别是AB与AC的中点,∴ADAB=AEAC=12.
∵∠A=∠A,
∴△ADE∽△ABC(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对应成比例,并且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ADE=∠ABC,DEBC=12(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DE∥BC且DE=12BC.
思考:此命题还有其他证法吗?
学生在前面讨论的基础上,在教师引导下找出其他证法,最后教师归纳.
25.2 随机事件的概率
25.2.1 概率及其意义
【知识与技能】
理解概率定义和简单的计算;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对试验概率的经验,从频率的角度去解释某一个具体的概率值含义.
【情感态度】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发展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提高自身的数学交流水平,增强与人合作的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回顾以往试验,引出概率的定义和计算公式;通过学生对已有试验的经验去体会某一概率值的含义.
【教学难点】
从试验中某事件发生的概率去理解某一概率值的含义.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知识回顾:问题1:抛掷一枚普通的硬币“出现反面”这个结果发生的机会是多少?这个机会还表示什么?(抛一枚硬币,“出现反面”的机会为50%,50%这个数表示事件“出现反面”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问题2:投掷一枚普通的正六面体骰子,有几个等可能的结果?其中掷得“6”的结果有几个?
板书:概率及其意义
【教学说明】此处创设了两个问题情境,目的在于通过丰富的现实情境,让学生从复习旧知到引入新知,学生此时的答案只是一个盲目的猜测,缺乏理性思考,从而引出课题学习的必要性,加深学生的印象.同时,也激活了课堂气氛.
归纳定义
板书:定义:表示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叫做该事件的概率.
由问题1可得:
表示方法:P(出现反面)=12
读作:出现反面的概率等于12
写一写、读一读:你投掷手中一枚普通的正六面体骰子,“出现数字1”的概率是多少?
【教学说明】让学生明确概率的含义及其表示方法和读法,并用一个小活动来探究理解概率的意义,做到学以致用.
二、合作探究,理解新知
(1)合作填表(四人小组合作完成,组间抢答,师生评述)
表25.2.1 做过的几个游戏及其试验结果
游戏 关注的
结果 频率稳
定值 所有机会均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