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33份)
- 资源简介:
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33份,Word版)
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21.1-二次根式(典例解析).doc
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21.1-二次根式(教案).doc
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21.2-二次根式的乘除(教案).doc
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21.2-二次根式的乘除(疑难分析).doc
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21.3-二次根式的加减(教案).doc
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21.3-二次根式的加减(疑难分析).doc
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22.1-一元二次方程(教案).doc
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22.1-一元二次方程(疑难分析).doc
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22.2-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教案).doc
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22.2-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疑难解析).doc
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22.3-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教案).doc
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22.3-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疑难分析).doc
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23.1-图形的旋转(典例解析).doc
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23.1-图形的旋转(教案).doc
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23.2-中心对称(教案-第四课时).doc
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23.2-中心对称(教案1-3课时).doc
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23.3-课题学习-图案设计(教案1).doc
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23.3-课题学习-图案设计(教案2).doc
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24.1-圆教案.doc
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24.1-圆教案(共3课时).doc
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24.2-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教案(共4课时).doc
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24.3-正多边形教案.doc
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24.4-弧长及扇形面积教案.doc
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24.4-弧长及扇形面积教案(共2课时).doc
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25.1-概率(两课时)教案.doc
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25.1-概率教案.doc
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25.1-概率之随机事件.doc
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25.2-概率的简单计算教案.doc
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25.2-概率的简单计算教案2.doc
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25.3-利用频率估计概率:“概率”学习导航.doc
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25.3-利用频率估计概率教案.doc
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25.3-利用频率估计概率教案(2个课时).doc
21.1二次根式
例1.在下列各式中,m的取值范围不是全体实数的是( )
A. B. C. D.
分析 不论m为任何实数,A 、C、D中被开方数的值都不 是负 数 .
解答 B
说明 考查二次根式 的意义. 只要理解 了 二次根式的意义,记住在 时,式子 才有意义,这样的题目都不在话下.
例2. 是二次根式,则x、y应满足的条件是( )
A. 且 B.
C. 且 D.
分析 要使 有意义,则被开方数 是非负数.应满足条件是 且 或 , .
解答 D
说明 式 子 叫做二次 根式,a可以是数,也可以是式子,但a必须是非负数.
例3.判断下列根式是否二次根 式:
(1) ; (2) (3)
(4) (5) (6)
(7) (8)
解答 ( 1)∵ ,∴ 不是二次根式.
(2)∵ ,∴ 是二次根式.
(3)∵ ,∴ 不是二次根式.
(4) 是三次根式,不是二次根式.
22.2 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
疑难分析
1.通过配成完全平方形式来解一元二次方 程 的方法,叫做配 方法.可以看出, 配方是为了降次 ,把一个一元二次方程转化成两个一元二次方程来解 .
2. 一元二次方程 的根由方程的系数a,b,c确定.因此,解一元二次方程时,可以先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 ,当 ,将a,b,c代入式子 就得到方程的根.这个式子就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利用它解一元二次方程 的方法叫做公式法.由求根公式可知, 一元二次方程最多有两个实数根.
3.用因式分解的方法使方程化为两个一次式的乘积等于0的形式,再使这两个一次式分别等于0.从而实 现降次,这种解法叫做因式分解 法.
4. 配方法要先 配方,再降次;通过配方 法可以推出求根公式,公式法直接利用 求根公式; 因式分解法要使方程一边为两个一次因式相乘,另一边为0,再分别使各个一次式等 于0.配方法、公式法适用于所有一元 二次方程, 因式分解法用于某些一元二次方程.总之,解一元二次方 程的基本思想是:将二次方程化为一次方程,即降次.
例题选讲
例1. 用配 方法解下列方程 :
(1) (2)
解:(1 )移项,得
配方
由此可得
.
(2) 移项,得
二次项系数化为1,得
配方 即
∴ ∴
评注:运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先移项把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左边,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再在方程的两边同时除以二次项的系数,把二次项的系数化为“1” 的形式,然后在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加上 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把方程化为 的形式,再用直接开平方的方法求解.配方的关键是在二次项系数为1的形式下,方程的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例2. 解下列方程
(1) (2)
解:(1) ,
( 2)因式分解,得
24.1 圆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圆的有关概念.
2.垂径定理: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及其它们的应用.
教学目标
了解圆的有关概念,理解垂径定理并灵活运用垂径定理及圆的概念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从感受圆在生活中大量存在到圆形及圆的形成过程,讲授圆的有关概念.利用操作几何的方法,理解圆是轴对称图形,过圆心的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通过复合图形的折叠方法得出猜想垂径定理,并辅以逻辑证明加予理解.
重难点、关键
1.重点:垂径定理及其运用.
2.难点与关键:探索并证明垂径定理及利用垂径定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学生活动)请同学口答下面两个问题(提问一、两个同学)
1.举出生活中的圆三、四个.
2.你能讲出形成圆的方法有多少种?
老师点评(口答):(1)如车轮、杯口、时针等.(2)圆规:固定一个定点,固定一个长度,绕定点拉紧运动就形成一个圆.
二、探索新知
从以上圆的形成过程,我们可以得出:
在一个平面内,线段OA绕它固定的一个端点O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所形成的图形叫做圆.固定的端点O叫做圆心,线段OA叫做半径.
以点O为圆心的圆,记作“⊙O”,读作“圆O”.
学生四人一组讨论下面的两个问题:
问题1:图上各点到定点(圆心O)的距离有什么规律?
问题2: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又有什么特点?
老师提问几名学生并点评总结.
(1)图上各点到定点(圆心O)的距离都等于定长(半径r);
25.3.1利用频率估计概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当事件的试验结果不是有限个或结果发生的可能性不相等时,要用频率来估计概率。
2、通过试验,理解当试验次数较大时 试验频率稳定于理论概率,进一步发展概率观念。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及分析试验结果、收集数据、处理数据、得出结论的试验过程,体会频率与概率的联系与区别,发展学生根据频率的集中趋势估计概率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具体情境 使学生体会到概率是描述不确定事件规律的有效数学模型,在解决问题中学会用数 学的思维方式思考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习惯。
2、在活动中进一步发展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 重点:理解当试验次数较大时,试验频率稳定于理论概率。
教学难点:对概率的理解。
设计教学程序:
一、 问题情境:
妈妈有一张马戏团门票,小明、小华和小红都想去看演出,怎么办呢?妈妈想用掷骰子的办法决定,你觉得这样公平吗?说说你的理由?但由于一时找 不到骰子,妈妈决定用一个小长方体(涂有三种颜色,对面的颜色相同)来代替你觉得这样公平吗?选哪种颜色获得门票的概率更大?说说你的理由!
二、合作游戏:
1、实验:二人一组,一人抛掷小长方体,一人负责记录,合作完成30次试验,并完成下面表格一的 填写和有关结论的得出。
表格一:
颜色 红 绿 蓝
频 数
频 率
概 率
问题:(1)你认为哪种情况的概率最大?
_________________红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试验次数较小时,比较三种情况的频率,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当试验次数较小时,统计出的频率不能估计概率 .
2、累计收集数据:二人一组,任选自己喜欢的颜色分别汇总其中前两组(60次)、前三组(90次)、前四组(120次)、五组(150次)。。。。。的试验数据,完成表格二的填写,并绘制出相应的折线统计图和有关结论的得出。
资源评论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