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逻辑用语》同步教学案1
- 资源简介:
约4760字。
高二年级数学教学案
课题 命题及关系(4) 第 004 课时学案
编制人 宋振苏
学生完成所需时间 20分钟
班级 姓名 第 小组
一、[学习目标]
理解充要条件的概念掌握判断命题条件的充要性的方法,把充要条件的思想自觉地运用到解题之中.
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命题条件的充要性的正确判断
教学难点:充分性与必要性的推导顺序
三、[知识链接]
一般地,
(1)如果已知p q,那么就说: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
(2)如果已知p q,且q p,那么就说:p是q的充分且必要条件,简记充要条件;
(3)如果已知p q,那么就说:p不是q的充分条件;q不是p的必要条件;
1、创设情境
由上节内容可知,一个命题条件的充分性和必要性可分为四类:充分不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既充分又必要条件(充要条件);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问题1:探讨下列生活中名言名句的逻辑关系.
(1)水滴石穿 (2)骄兵必败 (3)有志者事竞成
(4)头发长,见识短 (5)名师出高徒 (6)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7)兔子尾巴长不了 (8)不到长城非好汉 (9)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10)海内存知己 (11)蜡炬成灰泪始干 (12)玉不琢,不成器
四、[学法指导]
推断符号“ ”的含义的解释:
“若p则q”为真,是指由p经过推理可以得出q,也就是说,如果p成立,那么q一定成立,记作p q,或者q p;如果由p推不出q,命题为假,记作p q.
简单地说,“若p则q”为真,记作p q(或q p);
“若p则q”为假,记作p q(或q p).
2、活动尝试
在数学中有很多可逆的命题,如
(1)若a是无理数,则a+5是无理数;
(2)若a>b,则a+c>b+c;
(3)若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有两个不等的实根,则判别式Δ>0.
这些可逆的命题,反映在逻辑关系上就是命题的条件具有充要性。本节课我们主要来研究命题中既充分又必要的条件问题。
3、师生探究
问题2:指出下列命题中,p是q的什么条件,q是p的什么条件:
(1)p:x>2,q:x>1;
(2)p:x>1,q:x>2;
(3)p:x>0 ,y>0,q:x+y<0;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