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3830字。
第8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
8.1 认识不等式
教学目标:
通过对具体实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生活中的不等量关系,理解不等式的概念,知道什么是不等式的解,为以后学习不等式的解法奠定基础。
知识与能力:
1.通过对具体事例的分析和探索,得到生活中不等量的关系。2.通过理解得到不等式的概念,从而使学生经历实际问题中数量的分析、抽象过程,体会现实中有各种各样错综复杂的数量关系。
3.了解不等式的意义,知道不等式是用来刻画生活中的数量关系的。 4.知道什么是不等式的解。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分析具体事例,从对具体事例的分析中得到不等量关系。 2.引导并帮助学生列出不等式,分析不等式的成立条件。 3.通过分析、抽象得到不等式的概念和不等式的解的概念。
4.通过习题巩固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生的分析和抽象过程使他们体会现实中错综复杂的数量关系,从而培养其抽象思维能力。
2.通过分组讨论学习,体会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团体协作精神,使学生获得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3.通过联系与发展、对立与统一的思考方法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4.通过创设问题串,让学生仔细观察、对比、归纳、整理,尝试对有理数进行分类,体验教学活动充满着探索性和创造性。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重点: 不等式的概念和不等式的解的概念。
难点: 对文字表述的数量关系能列出不等式。
教学突破: 由于学生在以前已经对数量的大小关系和含数字的不等式有所了解,但还没有接触过含未知数的不等式,在学生分析问题的时候注意引入现实中大量存在的数量间的不等关系,研究它们的变化规律,使学生知道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方便之处。 在本节的教学中能够在组织学生讨论的过程中适当地渗透变量的知识,让学生感受其中的函数思想,并引导学生发现不等式的解与方程的解之间的区别。在处理本节难点时指导学生练习有理数和代数式的知识,准确“译出”不等式。
教学过程:
一. 研究问题:
世纪公园的票价是:每人5元,一次购票满30张可少收1元.某班有27名少先队员去世公园进行活动.当领队王小华准备好了零钱到售票处买了27张票时,爱动脑的李敏同纪学喊住了王小华,提议买30张票.但有的同学不明白.明明只有27个人,买30张票,岂不浪费吗?
那么,究竟李敏的提议对不对呢?是不是真的浪费呢
二. 新课探究:
分析上面的问题:设有x人要进世纪公园,①若x≥30,应该如何买票? ②若x<30, 则又该如何买票呢?
结论:至少要有多少人进公园时,买30张票才合算?
概括:1、不等式的定义: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不等式用符号>,<,≥,≤.
2、不等式的解: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3、不等式的分类:⑴恒不等式:-7<-5,3+4>1+4,a+2>a+1.
⑵条件不等式:x+3>6,a+2>3,y-3>-5.
三、基础训练。
例1、用不等式表示: ⑴ a是正数;⑵ b不 是负数;⑶ c是非负数; ⑷ x 的平方是非负数;⑸ x的一半小于-1;⑹ y与4的和不小于3.
注:⑴不等式表示代数式之间的不相等关系,与方程表示相等关系相对应;
⑵研究不等关系列不等式的重点是抓关键词,弄清不等关系。
例2、用不等式表示: ⑴ a与1的和是正数;⑵ x的2倍与y的3倍的差是非负数;⑶ x的2倍与1的和大于—1;⑷a的一半与4的差的绝对值不小于a.
例3、当x=2时,不等式x-1<2成立吗?当x=3呢?当x=4呢?
注:⑴检验字母的值能否使不等式成立,只要代入不等式的左右两边,如果符合不等号所表示的关系,就成立,否则就不成立。 ⑵代入法是检验不等式的解的重要方法。
学生练习:课本P42练习1、2、3。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