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第一学期数学导学案
├─高一数学导学案1
│1-§1.2 子集、全集、补集.doc
│10-函数的简单性质(2)导学案.doc
│11-函数的简单性质3导学案.doc
│12-函数的简单性质(4).doc
│13-§2.1.3映射的概念.doc
│14-分数指数幂(1)导学案.doc
│15-分数指数幂(2)导学案.doc
│16-指数函数一.doc
│17-指数函数二.doc
│18-对数(1).doc
│19-对数(2).doc
│2-§1.3 交集、并集.doc
│20-对数函数导学案1.doc
│21-对数函数导学案2.doc
│22-幂函数(1).doc
│23-幂函数(2).doc
│24-函数与方程11.doc
│25-函数与方程22.doc
│26-集合章节复习.doc
│27.函数的性质复习.doc
│28.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复习.doc
│3-§1.4 集合复习课.doc
│4-§2.1函数的概念与图像(1)导学案案.doc
│5-2.1函数的概念与图像(2)导学案.doc
│6-函数的概念和图像(第3课时)导学案.doc
│7-函数的表示方法1导学案.doc
│8-函数的表示方法2导学案.doc
│9-函数的简单性质1导学案.doc
├─高一数学导学案2
│29-棱柱棱锥与棱台.doc
│30-圆柱圆锥圆台.doc
│31-中心投影与平行投影.doc
│32-直观图画法.doc
│33-平面的基本性质1.doc
│34-平面的基本性质2.doc
│35-平行直线1.doc
│36-异面直线.doc
│37-立几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1.doc
│38-立几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2.doc
│39-立几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3.doc
│40-1.2.4平面和平面的位置关系(一).doc
│41-1.2.4平面和平面的位置关系(二).doc
│42-空间图形的展开图.doc
│43-空间几何体的体积1.doc
│44-空间几何体的体积2.doc
│45-立体几何复习.doc
│46-直线的斜率1.doc
│47-直线的斜率2.doc
│48-直线的方程(第一课时).doc
│49-直线的方程(第二课时).doc
│50-两条直线的平行与垂直1.doc
│51-两条直线的平行与垂直(2).doc
│52-两直线的交点.doc
│53-平面上两点间的距离.doc
│54-点到直线的距离(1).doc
│55-点到直线的距离(2).doc
│56-圆的方程1.doc
│57-圆的方程2.doc
│58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doc
│59-空间直角坐标系.doc
│60-城南高级中学高一数学一.doc
│61-城南高中高一数学试题卷二.doc
│62-城南高中高一数学试题卷三.doc
│63-城南高中高一数学试题卷四.doc
└─高一数学导学案3-巩固案
1--§2.1函数的概念与图像(1)巩固案.doc
10--§2.1.3映射的概念巩固案.doc
11-分数指数幂(1)巩固案.doc
12--分数指数幂(2)巩固案.doc
2--§2.1函数的概念与图像(2)巩固案.doc
3--函数的概念和图像(第3课时)巩固案.doc
4--函数的表示方法1巩固案.doc
5--函数的表示方法2巩固案.doc
6--函数的简单性质1巩固案.doc
7--函数的简单性质(2)巩固案.doc
8--函数的简单性质3巩固案.doc
9--§2.1.2函数的简单性质(4)巩固案.doc
§1.2 子集、全集、补集
学习目标:1.使学生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
2.理解子集与真子集的概念与意义,知道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3.了解全集的含义,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4.学会利用Venn图解决问题。
学习重点:子集、全集、补集概念的简单运用
学习难点:全集概念的理解
学习过程:
阅读课本P.8至例1,完成以下问题
已知集合A、B,试完成后面问题
(1) A={-1,1} B={-1,0,1,2};
(2) A=N, B=R;
(3) A={x|x为江苏人}, B={x|x为中国人}
(4) A={x|x是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B={x|是等腰三角形}
(5) A={x|x为方程x2-1=0的解},B={x|x为方程x2+2x+1=0的解}
(6) A={x|x为方程x2-x+1=0的实数解},B={x|为方程x2-x=0的解}
问题1 上述前3个事例的集合A、B之间元素上有什么关系?你能用图形表示A、B的这种关系吗?
问题2 因为有了上述关系,这种关系我们可以用什么来表达?请给出这种关系的定义?
问题3 子集用符号表示为: { }。
问题4 在集合A,B中,事例(1)、(2)、(3)、(5)与(4)有什么不同?在实数中有“若a≧b,且b≧a”,那么在集合中AB与BA能否同时成立?如果成立,怎样表示?上述6个小题有体现吗?
§2.1.3函数的简单性质(2)
学习目标:1. 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函数单调性的判断和证明;
2. 理解函数最值的概念;
3.利用函数的图象及单调性求最值;
4.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学习重点:会求函数的最值
学习难点:体会函数的最值与单调性之间的关系及几何意义
学习过程:
问题1:确定函数的单调性有哪些方法?
问题2:函数图像上升与下降反映了函数的单调性,如果函数的图象存在最高点和最低点,它又反映了函数的什么性质?
观察书第2.1.3节中的图2—1—13,回答下列问题:
(1) 用语言描绘出图象的变化情况。
(2)从图象上可以看出4时为全天的 气温?14时是全天的 气温?时间在0到24时之间的任何一处,气温与4时,14时的高低有什么关系?
(3) 结合(2)思考:设函数y=f(x)图象上最高点的纵坐标为M,则对函数定义域内任意自变量x,f(x)与M的大小关系如何?若N是图象上的最低点的纵坐标,则对函数定义域内任意自变量x,f(x)与N的大小关系如何?
对数函数(第1课时)
学习目标:1. 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
2. 掌握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学会其简单的运用;
3. 通过具体的函数图像的画法逐步认识对数函数的特征。
学习重点:对数函数的概念、图像与性质
学习难点:对数函数与指数函数的关系
学习过程
一、问题情境
问题1:某种细胞分裂时,由1个分裂为2个,2个分裂为4个……1个这样的细胞分裂x次后,得到的细胞个数设为y,则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2:某种细胞分裂时,由1个分裂为2个,2个分裂为4个……如果要求这种细胞经过多少次分裂,大约可以得到1万个,10万个……细胞,那么分裂次数x与细胞个数y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你得到这种关系的依据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关系是函数关系吗?答:____.按习惯这种函数关系也可以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学生活动
探究1.由指数函数 与对数的定义,请给出函数 的定义域和值域。同理 的定义域和值域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2.函数 和 的单调性分别是怎样的?那么你能知道 和 的单调性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1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
1、计算下列各式的值
(1) =
(2) =
(3) =
(4) =
(5) =
(6) =
2、若函数 必过定点 ,则 =
3、复合函数 的定义域是 ,则函数的值域是
4、若函数 的定义域和值域都是 ,则实数 =
1.1.1棱柱、棱锥和棱台
学习目标:1.感知并认识棱柱、棱锥和棱台的结构特征,初步形成空间观念;
2.了解棱柱、棱锥和棱台的概念,能画出棱柱、棱锥和棱台的示意图.
学习重点: 棱柱、棱锥和棱台的结构特征和有关概念.
学习难点:画出其图形,尤其是棱台的画法.
自主学习指导
阅读章头图和本章引言.
问题1:仔细观察下面的几何体,说说它们的共同特点
(1) (2) (3) (4)
问题2:这些几何体是否可以看作由什么图形平移运动得到?
棱柱的概念:
结合课本图1-1-3与图1-1-4模型介绍
(1)棱柱的底面、侧面、棱、侧棱、顶点;
(2)棱柱的分类: ;
(3)棱柱的表示方法: ;
(4)棱柱的特点: .
问题3: 将下图与棱柱进行比较,前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第2课时)
学习目标:1. 理解线面垂直的定义,归纳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并能运用定义和定理证明一些空间位置关系的简单命题;
2. 通过线面垂直定义及定理的探究过程,感知几何直观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体会转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
学习重点:线面垂直的定义及判定定理的引入与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的理解。
学习难点:判定定理的应用
自主学习指导
问题1 将书打开直立于桌面,观察书脊与桌面的位置关系,得到的结论是什么?____________.
问题2 直线与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垂直,能说明直线与平面垂直吗?___________;
直线与平面内的二条直线垂直,能说明直线与平面垂直吗?___________;
直线与平面内的无数条直线垂直,能说明直线与平面垂直吗?___________;
由此你认为应具备什么条件才能说明直线与平面垂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3 当直线与平面垂直时,如何画出表示这种关系的图?请画出一个并说明其中画法的关键之处。
§2.1.2直线的方程(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掌握直线方程的点斜式,斜截式方程,能根据条件使用这两种方程求出直线方程;
2.感受直线的方程和方程的直线的对应关系;
3.初步渗透分类讨论思想方法。
学习重点: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和斜截式方程。
学习难点:直线的点斜式方程的推导及应用。
自主学习指导
问题1:求曲线的方程实质上就是求曲线上任一点 坐标 满足的关系 。
问题2:我们能否用给定的条件(点 的坐标和斜率 ,或 的坐标),将直线上的所有点的坐标 满足的关系是什么?
§2.1函数的概念与图像(1)
一、填空题
1.设A、B是两个 ,如果按某种对应法则f,对于集合A中的 在集合B中 和它对应,这样的对应叫从A到B的一个 ,通常记为
2.其中所有输入值x组成的集合A叫做函数y=f(x)的 ,与输入值对应的输出值y组成的集合叫函数的 。
3.下列函数中哪个与函数 是同一个函数
(1) ;⑵ ;⑶
4下列对应是集合M上的函数的是
(1)M=R,N=N*,对应法则f:“对集合M中的整数元素取绝对值与N中的元素对应”;
§2.1.3映射的概念
一、填空题
1、下面的对应是从 到 的映射的有
① , ,对应法则 : 中的元素对应它除以3的余数;
② 平面上的点 , ,对应法则 : 中的元素对应它在平面上的坐标;
③ 高一年级同学 , ,对应法则 : 中的元素对应他今天的出勤情况,如果出勤记作1,否则记作0;
④ , ,对应法则 :
2、如果集合 、 都是坐标平面上的点集 ,映射 : 使集合 中的元素 对应集合 中的元素 ,则在对应法则 下,与 中元素 对应的 中的元素是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