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式的性质》说课稿3
- 资源简介:
约3220字。
9.1.2不等式的性质(第1课时)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在全书和章节中的作用是:《 不等式的性质 》是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七年级下册第9章第1节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等式的基本性质,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本节内容在初中数学中,占据 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这节内容的学习直接关系到解不等式和不等式组,以及为其他学科和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2、教育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不等式的性质,会解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并能在数轴上表示出解集。
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不等式性质的过程,体会不等式与等式的异同,发展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经历不等式性质的得出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通过观察、实验、类比可以获得数学结论,体验数学活动中充满探索性和创造性。
(2)、通过对不等式性质探索,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加强同学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3、重点,难点以及确定依据: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不等式的三个性质。通过探究规律,交流讨论突出重点。
难点:对不等式的性质3的认识。通过探索、交流、总结,练习突破难点
关键:经历探究不等式性质的过程,用类比的方法使学生体会不等式与等式的异同,掌握不等式的性质。
二、教法分析(说教法)
1、教学手段及方法:
本课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拟计划进行如下操作:基于本节课的特点应着重采用类比-实验-交流的教学方法。
2、教学方法及其理论依据: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教类比-实验-交流的教学方法。在学生探究,讨论的基础上,在老师启发引导下,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有效的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在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明确的学习目的,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
三、学情分析:(说学法)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