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全册教师用书(理)(68份)
- 资源简介:
2018届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全册教师用书(打包68套)理
2018届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不等式选讲第一节绝对值不等式教师用书理选修4_5201710142206.doc
2018届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不等式选讲第二节不等式证明的基本方法教师用书理选修4_5201710142205.doc
2018届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八章解析几何第八节曲线与方程教师用书理201710142207.doc
2018届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八章解析几何第二节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教师用书理201710142208.doc
2018届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八章解析几何第九节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教师用书理201710142209.doc
2018届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八章解析几何第六节双曲线教师用书理201710142210.doc
2018届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八章解析几何第七节抛物线教师用书理201710142211.doc
2018届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八章解析几何第三节圆的方程教师用书理201710142212.doc
2018届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八章解析几何第四节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教师用书理201710142213.doc
2018届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八章解析几何第五节椭圆教师用书理201710142214.doc
2018届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八章解析几何第一节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直线方程教师用书理201710142215.doc
2018届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二章函数导数及其应用第八节函数与方程教师用书理201710142216.doc
2018届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二章函数导数及其应用第二节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值教师用书理201710142217.doc
2018届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二章函数导数及其应用第九节函数模型及其应用教师用书理201710142218.doc
2018届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二章函数导数及其应用第六节对数与对数函数教师用书理201710142219.doc
2018届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二章函数导数及其应用第七节函数的图象教师用书理201710142220.doc
2018届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二章函数导数及其应用第三节函数的奇偶性与周期性教师用书理201710142221.doc
2018届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二章函数导数及其应用第十二节定积分与微积分基本定理教师用书理201710142222.doc
2018届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二章函数导数及其应用第十节变化率与导数导数的计算教师用书理201710142223.doc
2018届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二章函数导数及其应用第十一节导数的应用教师用书理201710142224.doc
2018届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二章函数导数及其应用第四节二次函数与幂函数教师用书理201710142225.doc
2018届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二章函数导数及其应用第五节指数与指数函数教师用书理201710142226.doc
2018届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二章函数导数及其应用第一节函数及其表示教师用书理201710142227.doc
2018届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九章算法初步统计统计案例第二节随机抽样教师用书理201710142228.doc
2018届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九章算法初步统计统计案例第三节用样本估计总体教师用书理201710142229.doc
2018届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九章算法初步统计统计案例第四节变量间的相关关系与统计案例教师用书理201710142230.doc
2018届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九章算法初步统计统计案例第一节算法初步教师用书理201710142231.doc
2018届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六章不等式推理与证明第二节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教师用书理201710142232.doc
2018届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六章不等式推理与证明第六节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教师用书理201710142233.doc
2018届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六章不等式推理与证明第七节数学归纳法教师用书理201710142234.doc
2018届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六章不等式推理与证明第三节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教师用书理201710142235.doc
2018届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六章不等式推理与证明第四节基本不等式教师用书理201710142236.doc
2018届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六章不等式推理与证明第五节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教师用书理201710142237.doc
2018届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六章不等式推理与证明第一节不等关系与不等式教师用书理201710142238.doc
2018届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七章立体几何第二节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教师用书理201710142239.doc
2018届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七章立体几何第六节空间向量及其运算教师用书理201710142240.doc
2018届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七章立体几何第七节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教师用书理201710142241.doc
2018届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七章立体几何第三节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教师用书理201710142242.doc
2018届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七章立体几何第四节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教师用书理201710142243.doc
2018届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七章立体几何第五节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教师用书理201710142244.doc
2018届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七章立体几何第一节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及三视图和直观图教师用书理201710142245.doc
2018届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三章三角函数解三角形第二节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与诱导公式教师用书理201710142246.doc
2018届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三章三角函数解三角形第六节解三角形教师用书理201710142247.doc
2018届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三章三角函数解三角形第三节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教师用书理201710142248.doc
2018届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三章三角函数解三角形第四节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教师用书理201710142249.doc
2018届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三章三角函数解三角形第五节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及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教师用书理201710142250.doc
2018届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三章三角函数解三角形第一节任意角和蝗制及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教师用书理201710142251.doc
2018届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十章计数原理概率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第八节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与方差教师用书理201710142252.doc
2018届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十章计数原理概率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第二节排列与组合教师用书理201710142253.doc
2018届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十章计数原理概率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第六节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教师用书理201710142254.doc
2018届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十章计数原理概率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第七节二项分布正态分布及其应用教师用书理201710142255.doc
2018届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十章计数原理概率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第三节二项式定理教师用书理201710142256.doc
2018届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十章计数原理概率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第四节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师用书理201710142257.doc
2018届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十章计数原理概率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第五节古典概型与几何概型教师用书理201710142258.doc
2018届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十章计数原理概率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第一节两个计数原理教师用书理201710142259.doc
2018届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四章平面向量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第二节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教师用书理201710142260.doc
2018届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四章平面向量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第三节平面向量的数量积与平面向量的应用举例教师用书理201710142261.doc
2018届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四章平面向量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第四节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教师用书理201710142262.doc
2018届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四章平面向量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第一节平面向量的概念及其线性运算教师用书理201710142263.doc
2018届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五章数列第二节等差数列教师用书理201710142264.doc
2018届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五章数列第三节等比数列教师用书理201710142265.doc
2018届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五章数列第四节数列求和与数列的综合应用教师用书理201710142266.doc
2018届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五章数列第一节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教师用书理201710142267.doc
2018届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第二节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教师用书理201710142268.doc
2018届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第三节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教师用书理201710142269.doc
2018届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第一节集合教师用书理201710142270.doc
2018届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坐标系与参数方程第二节参数方程教师用书理选修4_4201710142271.doc
2018届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坐标系与参数方程第一节坐标系教师用书理选修4_4201710142272.doc
第二节 不等式证明的基本方法
☆☆☆2017考纲考题考情☆☆☆
考纲要求 真题举例 命题角度
了解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比较法、综合法、分析法。 2016,全国卷Ⅱ,24,10分(比较法证明不等式)
2015,全国卷Ⅱ,24,10分(分析法、综合法证明不等式)
2014,全国卷Ⅰ,24,10分(放缩法、反证法证明不等式) 本部分主要考查比较法、综合法、分析法证明不等式,往往应用完全平方式、基本不等式等知识点,有时与函数、数列相结合。
微知识 小题练
自|主|排|查
1.比较法
作差比较法与作商比较法的基本原理:
(1)作差法:a-b>0⇔a>b。
(2)作商法:ab>1⇔a>b(a>0,b>0)。
2.综合法与分析法
(1)综合法:证明不等式时,从已知条件出发,利用定义、公理、定理、性质等,经过推理论证而得出命题成立,综合法又叫顺推证法或由因导果法。
(2)分析法:证明命题时,从待证不等式出发,逐步寻求使它成立的充分条件,直至所需条件为已知条件或一个明显成立的事实(定义、公理或已证明的定理、性质等),从而得出要证的命题成立。这是一种执果索因的思考和证明方法。
3.反证法
先假设要证的命题不成立,以此为出发点,结合已知条件,应用公理、定义、定理、性质等,进行正确的推理,得到和命题的条件(或已证明的定理、性质、明显成立的事实等)矛盾的结论,以说明假设不正确,从而证明原命题成立,我们把它称为反证法。
4.放缩法
证明不等式时,通过把所证不等式的一边适当地放大或缩小,以利于化简,并使它与不等式的另一边的不等关系更为明显,从而得出原不等式成立,这种方法称为放缩法。
5.柯西不等式
设a,b,c,d均为实数,则(a2+b2)(c2+d2)≥(ac+bd)2,等号当且仅当ad=bc时成立。
微点提醒
1.作差比较法的实质是把两个数或式子的大小判断问题转化为一个数(或式子)与0的大
第五节 椭圆
☆☆☆2017考纲考题考情☆☆☆
考纲要求 真题举例 命题角度
1.掌握椭圆的定义、几何图形、标准方程及简单几何性质(范围、对称性、顶点、离心率);
2.了解椭圆的简单应用;
3.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 2016,全国卷Ⅲ,11,5分(椭圆的几何性质)
2016,天津卷,19,14分(椭圆的标准方程、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
2016,浙江卷,9,5分(椭圆的几何性质)
2016,江苏卷,10,5分(椭圆的几何性质)
2015,全国卷Ⅰ,14,5分(椭圆的几何性质) 椭圆的定义、标准方程、几何性质通常以小题形式考查,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主要出现在解答题中。椭圆的考查频率非常高,而且运算量、思维量都比较大,这是椭圆命题的一个显著特征。
微知识 小题练
自|主|排|查
1.椭圆的概念
平面内与两定点F1、F2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大于|F1F2|)的点的轨迹叫椭圆。这两定点叫做椭圆的焦点,两焦点间的距离叫做焦距。
集合P={M||MF1|+|MF2|=2a,|F1F2|=2c,其中a>0,c>0,且a,c为常数}。
(1)若a>c,则集合P为椭圆;
(2)若a=c,则集合P为线段;
(3)若a<c,则集合P为空集。
2.椭圆的标准方程和几何性质
标准方程 x2a2+y2b2=1(a>b>0)
y2a2+x2b2=1(a>b>0)
图形
性质 范围 -a≤x≤a
-b≤y≤b -b≤x≤b
-a≤y≤a
对称性 对称轴:坐标轴对称中心:原点
顶点 A1(-a,0),A2(a,0)
B1(0,-b),B2(0,b) A1(0,-a),A2(0,a)
B1(-b,0),B2(b,0)
轴 长轴A1A2的长为2a;短轴B1B2的长为2b
焦距 |F1F2|=2c
离心率 e=ca∈(0,1)
a,b,c
的关系 c2=a2-b2
3.椭圆中常用的4个结论
(1)设椭圆x2a2+y2b2=1(a>b>0)上任意一点P(x,y),则当x=0时,|OP|有最小值b,这时P在短轴端点处;当x=±a时,|OP|有最大值a,这时P在长轴端点处。
(2)椭圆的一个焦点、中心和短轴的一个端点构成直角三角形,其中a是斜边长,a2=b2+c2。
(3)已知过焦点F1的弦AB,则△ABF2的周长为4a。
第七节 数学归纳法
☆☆☆2017考纲考题考情☆☆☆
考纲要求 真题举例 命题角度
1.了解数学归纳法的原理;
2.能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简单的数学命题。 全国卷Ⅰ,Ⅱ,Ⅲ无
2015江苏,23,10分(数学归纳法)
2014,安徽,21,13分(数学归纳法)
2014,陕西,21,14分(数学归纳法) 数学归纳法在近年的全国卷高考中还未出现过,只是在个别的自主命题的省份有所考查。由此可见数学归纳法不是高考的热点内容,我们做一般地认识就可以了,不必搞得过深过难。
微知识 小题练
自|主|排|查
数学归纳法的定义及框图表示
(1)定义:证明一个与正整数n有关的命题,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①证明当n取第一个值n0(n0∈N*)时命题成立,这一步是归纳奠基。
②假设n=k(k≥n0,k∈N*)时命题成立,证明当n=k+1时命题也成立,这一步是归纳递推。
完成这两个步骤,就可以断定命题对从n0开始的所有正整数n都成立。
(2)框图表示:
微点提醒
1.数学归纳法证题时,不要误把第一个值n0认为是1,如证明多边形内角和定理(n-2)π时,初始值n0=3。
2.数学归纳法证题的关键是第二步,证题时应注意:
(1)必须利用归纳假设作基础。
(2)证明中可利用综合法、分析法、反证法等方法。
(3)解题时要搞清从n=k到n=k+1增加了哪些项或减少了哪些项。
小|题|快|练
一 、走进教材
1.(选修2-2P96B组T1改编)在应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凸n边形的对角线为12n(n-3)条时,第一步检验n等于( )
第六节 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
☆☆☆2017考纲考题考情☆☆☆
考纲要求 真题举例 命题角度
1.理解取有限个值的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的概念,了解分布列对于刻画随机现象的重要性;
2.理解超几何分布及其导出过程,并能进行简单的应用。 2016,天津卷,16,13分(古典概型、分布列、数学期望)
2015,重庆卷,18,13分(古典概型、分布列、数学期望)
2015,山东卷,18,12分(古典概型、分布列、数学期望)
2013,全国卷Ⅰ,19,12分(相互独立事件概率、分布列) 1.以考查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及分布列性质的应用为主,常与期望、方差一起考查,另外超几何分布也是考查的热点;
2.题型主要是解答题,解题时要求有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会依据题设确定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值及其相应概率。
微知识 小题练
自|主|排|查
1.随机变量的有关概念
如果随机试验的结果可以用一个变量来表示,那么这样的变量叫做随机变量;若变量的所有值可以一一列出,这样的随机变量叫做离散型随机变量。
2.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
(1)概念
若离散型随机变量X可能取的不同值为x1,x2,…,xi,…,xn,X取每一个值xi(i=1,2,3,…,n)的概率P(X=xi)=pi,则称表
X x1 x2 … xi … xn
P p1 p2 … pi … pn
为离散型随机变量X的概率分布列,简称为X的分布列,有时也用等式P(X=xi)=pi,i=1,2,…,n表示X的分布列。
(2)性质
①pi≥0,i=1,2,3,…,n;
②i=1npi=1。
3.常见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
第一节 坐标系
☆☆☆2017考纲考题考情☆☆☆
考纲要求 真题举例 命题角度
1.了解坐标系的作用,了解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伸缩变换作用下平面图形的变化情况;
2.了解极坐标的基本概念,会在极坐标系中用极坐标刻画点的位置,能进行极坐标和直角坐标的互化;
3.能在极坐标系中给出简单图形表示的极坐标方程。 2016,全国卷Ⅰ,23,10分(直角坐标方程化极坐标方程,极坐标方程的应用)
2016,全国卷Ⅱ,23,10分(直角坐标方程化极坐标方程,极坐标方程的应用)
2015,全国卷Ⅰ,23,10分(圆的极坐标,求三角形面积)
2015,全国卷Ⅱ,23,10分(直角坐标方程化极坐标方程,极坐标方程的应用) 直角坐标方程与极坐标方程的互化,求极坐标方程,利用极坐标方程解决问题是本部分的热点内容,主要以解答题的形式出现,难度中等。
微知识 小题练
自|主|排|查
1.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伸缩变换
设点P(x,y)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任意一点,在变换φ:x′=λ•x,λ>0,y′=μ•y,μ>0的作用下,点P(x,y)对应点P′(x′,y′),称φ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伸缩变换,简称伸缩变换。
2.极坐标的概念
(1)极坐标系:
如图所示,在平面内取一个定点O,叫做_极点,从O点引一条射线Ox,叫做极轴,选定一个单位长度和角及其正方向(通常取逆时针方向),这样就确定了一个平面极坐标系,简称为极坐标系。
(2)极坐标:
对于平面内任意一点M,用ρ表示线段OM的长,θ表示以Ox为始边、OM为终边的角度,ρ叫做点M的极径,θ叫做点M的极角,有序实数对(ρ,θ)叫做点M的极坐标,记作M(ρ,θ)。
当点M在极点时,它的极径ρ=0,极角θ可以取任意值。
(3)点与极坐标的关系:
资源评论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