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数学专题复习教案(7份)
- 资源简介:
2018年高考数学专题复习
专题复习(一)—— 数列.doc
专题复习(八)—— 不等式选讲.doc
专题复习(二)—— 三角函数.doc
专题复习(六)—— 函数与导数.doc
专题复习(七)——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doc
专题复习(四)—— 概率与统计.doc
专题复习(五)—— 平面解析几何.doc
专题复习(一)—— 数列
(一)知识梳理
1、等差数列 (其中 )
(1)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推广形式:
(2)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3) a,b,c成等差数列 或
(4) 已知 为等差数列,若 ,则 .
特别地,若 ,则 .
(5) 若 为等差数列,前n项和为 ,
则 , , ,……也成等差数列.
(6) 等差数列的判定:
① 定义法: (常数) 数列 为等差数列.
② 等差中项法: 数列 为等差数列.
(7) 等差数列前n项和 ,则使 最大(或最小)的序号n的求法:
方法一:前n项和公式可以写成 ,
因此可以利用二次函数来求n的值;
方法二:①当 , 时,前n项和有最大值,由 求得n的值;
②当 , 时,前n项和有最小值,由 求得n的值.
2、等比数列 (其中 )
(1)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推广形式:
(2)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3)a,b,c成等比数列 或
专题复习(四)—— 概率与统计
(一)知识梳理
1.分类加法计数原理
完成一件事有n类不同的方案,在第一类方案中有m1种不同的方法,在第二类方案中有m2种不同的方法,……,在第n类方案中有mn种不同的方法,则完成这件事情,共有N=m1+m2+…+mn种不同的方法.
2.分步乘法计数原理
完成一件事情需要分成n个不同的步骤,完成第一步有m1种不同的方法,完成第二步有m2种不同的方法,……,完成第n步有m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情共有N=m1×m2×…×mn种不同的方法.
3.两个原理的区别
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都涉及完成一件事情的不同方法的种数.它们的区别在于: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类有关,各种方法相互独立,用其中的任一种方法都可以完成这件事;分步乘法计数原理与分步有关,各个步骤相互依存,只有各个步骤都完成了,这件事才算完成.
4.排列与排列数公式
(1)排列与排列数
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排列―――――→所有不同排列的个数排列数
(2)排列数公式
Amn=n(n-1)(n-2)…(n-m+1)=n!(n-m)! .
(3)排列数的性质
①Ann=n!; ②0!=1.
5.组合与组合数公式
(1)组合与组合数
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组合――――――→所有不同组合的个数组合数
(2)组合数公式
Cmn=AmnAmm = n(n-1)(n-2)…(n-m+1)m! = n!m!(n-m)!.
(3)组合数的性质
①C0n=1; ②Cmn=Cn-mn; ③Cmn+Cm-1n=Cmn+1.
6.排列与组合问题的识别方法
识别方法
排列 若交换某两个元素的位置对结果产生影响,则是排列问题,即排列问题与选取元素顺序有关
专题复习(七)——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一)知识梳理
1.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伸缩变换
设点P(x,y)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任意一点,在变换 的作用下,点P(x,y)对应到点 ,称 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伸缩变换,简称伸缩变换.
2.极坐标系的概念
(1)极坐标系
如图所示 ,在平面内取一个定点 ,叫做极点,自极点 引一条射线 ,叫做极轴;再选定一个长度单位,一个角度单位(通常取弧度)及其正方向(通常取逆时针方向),这样就建立了一个极坐标系.
注:极坐标系以角这一平面图形为几何背景,而平面直角坐标系以互相垂直的两条数轴为几何背景;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点与坐标能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而极坐标系则不可.但极坐标系和平面直角坐标系都是平面坐标系.
(2)极坐标
设M是平面内一点,极点 与点M的距离|OM|叫做点M的极径,记为 ;以极轴 为始边,射线 为终边的角 叫做点M的极角,记为 .有序数对 叫做点M的极坐标,记作 .
一般地,不作特殊说明时,我们认为 可取任意实数.
特别地,当点 在极点时,它的极坐标为(0, )( ∈R).和直角坐标不同,平面内一个点的极坐标有无数种表示.
如果规定 ,那么除极点外,平面内的点可用唯一的极坐标 表示;同时,极坐标 表示的点也是唯一确定的.
3.极坐标和直角坐标的互化
(1)互化背景:把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作为极点,x轴的正半轴作为极轴,并在两种坐标系中取相同的长度单位,如图所示:
专题复习(八)—— 不等式选讲
(一) 知识梳理
1.绝对值三角不等式
(1)定理1:如果a,b是实数,则|a+b|≤|a|+|b|,当且仅当ab≥0时,等号成立;
(2)性质:||a|-|b||≤|a±b|≤|a|+|b|;
注:不等式|a|-|b|≤|a±b|≤|a|+|b|中“=”成立的条件分别是:不等式|a|-|b|≤|a+b|≤|a|+|b|,右侧“=”成立的条件是ab≥0,左侧“=”成立的条件是ab≤0且|a|≥|b|;不等式|a|-|b|≤|a-b|≤|a|+|b|,右侧“=”成立的条件是ab≤0,左侧“=”成立的条件是ab≥0且|a|≥|b|.
(3)定理2:如果a,b,c是实数,则|a-c|≤|a-b|+|b-c|,当且仅当(a-b)(b-c)≥0时,等号成立.
2.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
(1)含绝对值不等式|x|<a与|x|>a的解法:
不等式 a>0 a=0 a<0
|x|<a {x|-a<x<a} ∅ ∅
|x|>a {x|x>a或x<-a} {x|x∈R且x≠0} R
注:|x|以及|x-a|±|x-b|表示的几何意义:|x|表示数轴上的点x到原点O的距离;
| x-a |±|x-b|)表示数轴上的点x到点a,b的距离之和(差).
(2)|ax+b|≤c(c > 0)和|ax+b|≥c(c > 0)型不等式的解法:
①|ax+b|≤c ⇔-c≤ax+b≤c;
②|ax+b|≥c ⇔ax+b≥c或ax+b≤-c.
(3)|x-a|+|x-b|≥c(c>0)和|x-a|+|x-b|≤c(c > 0)型不等式的解法
法一:利用绝对值不等式的几何意义求解,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
法二:利用“零点分段法”求解,体现了分类讨论的思想;
法三:通过构造函数,利用函数的图象求解,体现了函数与方程的思想.
3.基本不等式
定理1:设a,b∈R,则a2+b2≥2ab,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