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八年级数学上册全一册教案(打包32套)
- 资源简介:
2018年秋八年级数学上册全一册教案(打包32套)
2018年秋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1章平面直角坐标系11.1平面内点的坐标第1课时平面直角坐标系教案新版沪科版201810114119.doc
2018年秋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1章平面直角坐标系11.1平面内点的坐标第2课时坐标平面内的图形教案新版沪科版201810114116.doc
2018年秋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1章平面直角坐标系11.2图形在坐标系中的平移教案新版沪科版201810114115.doc
2018年秋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2章一次函数12.1函数第1课时函数及其相关概念教案新版沪科版201810114113.doc
2018年秋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2章一次函数12.1函数第2课时函数的表示方法_列表法和解析法教案新版沪科版201810114111.doc
2018年秋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2章一次函数12.1函数第3课时函数的表示方法_图象法教案新版沪科版201810114109.doc
2018年秋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2章一次函数12.1函数第4课时从函数图象中获取信息教案新版沪科版201810114107.doc
2018年秋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2章一次函数12.2一次函数第1课时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教案新版沪科版201810114105.doc
2018年秋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2章一次函数12.2一次函数第2课时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教案新版沪科版201810114103.doc
2018年秋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2章一次函数12.2一次函数第3课时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表达式教案新版沪科版201810114101.doc
2018年秋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2章一次函数12.2一次函数第4课时分段函数及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教案新版沪科版20181011499.doc
2018年秋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2章一次函数12.2一次函数第5课时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教案新版沪科版20181011496.doc
2018年秋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2章一次函数12.3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教案新版沪科版20181011494.doc
2018年秋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2章一次函数12.4综合与实践一次函数模型的应用教案新版沪科版20181011492.doc
2018年秋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3章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命题与证明13.1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第1课时三角形中边的关系教案新版沪科版20181011490.doc
2018年秋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3章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命题与证明13.1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第2课时三角形中角的关系教案新版沪科版20181011488.doc
2018年秋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3章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命题与证明13.1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第3课时三角形中几条重要线段教案新版沪科版20181011486.doc
2018年秋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3章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命题与证明13.2命题与证明第1课时命题与证明教案新版沪科版20181011483.doc
2018年秋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3章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命题与证明13.2命题与证明第2课时三角形的内角和及三角形的外角教案新版沪科版20181011481.doc
2018年秋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4章全等三角形14.1全等三角形教案新版沪科版20181011478.doc
2018年秋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4章全等三角形14.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第1课时两边及其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教案新版沪科版20181011476.doc
2018年秋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4章全等三角形14.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第2课时两角及其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教案新版沪科版20181011474.doc
2018年秋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4章全等三角形14.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第3课时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教案新版沪科版20181011472.doc
2018年秋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4章全等三角形14.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第4课时其他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教案新版沪科版20181011470.doc
2018年秋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4章全等三角形14.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第5课时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案新版沪科版20181011468.doc
2018年秋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5章轴对称图形和等腰三角形15.1轴对称图形第1课时轴对称图形教案新版沪科版20181011466.doc
2018年秋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5章轴对称图形和等腰三角形15.1轴对称图形第2课时轴对称教案新版沪科版20181011464.doc
2018年秋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5章轴对称图形和等腰三角形15.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教案新版沪科版20181011461.doc
2018年秋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5章轴对称图形和等腰三角形15.3等腰三角形第1课时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教案新版沪科版20181011459.doc
2018年秋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5章轴对称图形和等腰三角形15.3等腰三角形第2课时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教案新版沪科版20181011457.doc
2018年秋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5章轴对称图形和等腰三角形15.4角的平分线第1课时角的平分线的作法与性质教案新版沪科版20181011455.doc
2018年秋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5章轴对称图形和等腰三角形15.4角的平分线第2课时角的平分线的判定教案新版沪科版20181011453.doc
第十一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
11.1 平面内点的坐标
第1课时 平面直角坐标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以及横轴、纵轴、原点、坐标等的概念;
2.理解坐标平面内的点与有序实数对的一一对应关系;
3.能在方格纸中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来描述点的位置.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画坐标系,由点找坐标等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形结合意识、合作交流意识;
2.通过对一些点的坐标进行观察,探索坐标轴上点的坐标有什么特点,纵坐标或横坐标相同的点所连成的线段与两坐标轴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和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提高学生参加数学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好奇心.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知识;在给定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会根据点的位置写出它的坐标.
【教学难点】
坐标轴上的数字与坐标系中的坐标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假如你到了某一个城市旅游,那么你应怎样确定旅游景点的位置呢?下面给出一张某市旅游景点的示意图,根据示意图(如图),回答以下问题:
(1)你是怎样确定各个景点位置的?
(2)“大成殿”在“中心广场”南、西各多少个格?“碑林”在“中心广场”北、东各多少个格?
(3)如果以“中心广场”为原点作两条互相垂直的数轴,分别取向右、向上的方向为数轴的正方向,一个方格的边长看作一个单位长度,那么你能表示“碑林”的位置吗?“大成殿”的位置呢?
第3课时 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表达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会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进而来解决实际问题,建立实际问题的函数模型.
【过程与方法】
1.经历待定系数法应用过程,提高研究数学问题的技能;
2.体验数形结合,逐步学习利用这一思想分析、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让学生经历先设出函数表达式,根据题意列出方程再求解的过程,带领学生学习待定系数法,激发学生探索、总结数学方法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有关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我们前面学习了一次函数的一些知识,掌握了其表达式的特点及图象特征,并学会了已知表达式画出其图象的方法以及分析图象特征与表达式之间的联系.如果反过来,已知有关一次函数图象的某些特征,能否确定其表达式呢?
二、合作探究
典例1 已知一次函数图象过点(3,5)与(-4,-9),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解析] 设这个一次函数表达式为y=kx+b.
因为y=kx+b的图象过点(3,5)与(-4,-9),所以
解得
故这个一次函数表达式为y=2x-1.
【归纳总结】像这样先设出函数表达式,再根据已知条件确定表达式中系数的方法,叫做待定
第14章 全等三角形
14.1 全等三角形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意义和性质,知道全等形,能够辨认全等形中的对应元素;
2.使学生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这一重要性质.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全等三角形的概念的过程,能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运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良好的理性推理能力,体会本节知识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教学难点】
在几何图形中寻找全等三角形及对应元素.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全等形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
2.全等三角形
如图所示,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互相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互相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互相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易错警示】(1)全等三角形是全等形的特殊形式.
(2)全等三角形是指形状、大小均相同的三角形,与图形的位置无关.
二、合作探究
第2课时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及其两个推论;掌握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2.运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及其推论进行有关计算和证明;
3.运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进行有关计算和证明.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猜想、证明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2.掌握归纳的思维方法,领会数学的转化思想.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及其推论的应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的应用.
【教学难点】
定理及其推论的导出.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的逆命题是真命题吗?
二、合作探究
定理: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简称“等角对等边”.
已知:如图,在△ABC中,∠B=∠C.
求证:AB=AC.
证明略.
注意:这个定理叫做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它是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等腰三角形的重要依据.
由上述定理可直接得到:
推论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推论2: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