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秋季提高班数学教案
- 资源简介:
约11450字。
高一数学秋季1(共15课)
适用学科 适用年级
教材版本 对应班型 提高班
知识点 1.了解集合的含义,会使用符号“ ”“ ”表示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
2.能选择自然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
3.理解集合的特征性质,会用集合的特征性质描述一些集合,如常用数集、解集和一些基本图形的集合等.
教学目标 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一些给定集合的子集.在具体情境中,了解空集和全集的含义.
教学重点 理解两个集合的交集和并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交集与并集.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课堂流程
【新知】
知识点一:集合的有关概念
1.集合理论创始人康托尔称集合为一些确定的、不同的东西的全体,人们能意识到这些东西,并且能判断一个给定的东西是否属于这个总体.
2.一般地,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element),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集合(set),也简称集.
要点诠释:
(1)对于集合一定要从整体的角度来看待它.例如由“我们班的同学”组成的一个集合A,则它是一个整体,也就是一个班集体.
(2)要注意组成集合的“对象”的广泛性:一方面,任何一个确定的对象都可以组成一个集合,如人、动物、数、方程、不等式等都可以作为组成集合的对象;另一方面,就是集合本身也可以作为集合的对象,如上面所提到的集合A,可以作为以“我们高一年级各班”组成的集合 的元素.
3.关于集合的元素的特征
(1)确定性:设A是一个给定的集合,x是某一个具体对象,则x或者是A的元素,或者不是A的元素,两种情况必有一种且只有一种成立.
(2)互异性: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指属于这个集合的互不相同的个体(对象),因此,同一集合中不应重复出现同一元素.
(3)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的次序无先后之分.如:由1,2,3组成的集合,也可以写成由1,3,2组成一个集合,它们都表示同一个集合.
例1.下列各组对象哪些能构成一个集合?
(1)著名的数学家;(2)比较小的正整数的全体;(3)某校2011年在校的所有高个子同学;(4)不超过20的非负数;(5)方程 在实数范围内的解;(6) 的近似值的全体.
【答案】(4)、(5)
【解析】从集合元素的“确定”、“互异”、“无序”三种特性判断.
“著名的数学家”、“比较小的正整数”、“高个子同学”对象不确定,所以(1)、(2)、(3)不是集合,同理(6)也不是集合.(4)、(5)可构成集合,故答案是(4)、(5).
【总结升华】
(1)判断指定的对象能不能构成集合,关键在于能否找到一个明确标准,对于任何一个对象,都能确定它是不是给定集合的元素,同时还要注意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无序性.
(2)“有限集”和“无限集”是通过集合里面元素的个数来定义的,集合里面元素的个数很多,但不一定是无限集.
举一反三:
【变式1】判断下列语句能否确定一个集合?如果能表示一个集合,指出它是有限集还是无限集.
(1)你所在的班,体重超过75kg的学生的全体;(2)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城市;(3)高一数学课本中的所有难题;(4)在2011年3月11日日本地震海啸中遇难的人的全体;(5)大于0且小于1的所有的实数.
【答案】集合:(1)、(2)、(4)、(5);有限集:(1)、(2)、(4).
【解析】紧扣“集合”、“有限集”、“无限集”的定义解决问题.
(1)你所在的班,体重超过75kg的学生是确定的,不同的,能组成一个集合,且为有限集;
(2)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城市也能组成一个集合,为有限集;
(3)不能构成集合.“难题”的概念是模糊的,不确定的,无明确标准,对于一道数学题是否是“难题”无法客观判断.
(4) 在2011年3月11日日本地震海啸中遇难的人是确定的,不同的,因而能构成集合,是有限集.
(5) 大于0且小于1的所有的实数也是确定的,互异的,因此这样的实数能构成一个集合,是无限集.
例2.集合 由形如 的数构成的,判断 是不是集合 中的元素?
【答案】是
【解析】由分母有理化得, .由题中集合 可知 均有
资源评论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