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教学设计1
- 资源简介:
约4020字。
2.2.1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北京市第十中学 赵晶
一、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材地位与作用
认识空间图形,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用图形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以及几何直观读图的能力是高中立体几何必修课程的基本要求。而平行问题是高中立体几何的重要内容之一。《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是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②中的第二章第二节的第一课时;是在学生认识了解了空间几何体的结构以及学习线、面位置关系之后结合有关的实物模型,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归纳出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是学习空间中平行关系的第一条判定定理;也是立体几何学习中的第一条定理;是学生进一步研究空间中平行关系和垂直关系的基础,因此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索能力、分析归纳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转化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学生刚开始接触立体几何,从平面几何到空间立体几何的过渡即从二维到三维,学生在学习上可能会有些困难,空间转化能力有待提高。而且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不强,自主探究能力和概括能力也有待提高,
(三)设计思想
本节课的设计遵循“直观感知——操作确认——归纳总结”的认识过程,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自己观察、操作交流、讨论、有条理的思考和推理等活动,再进行演绎推理,逻辑论证。在这个过程中,注重对典型的实例的多角度认识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方法,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进一步认识和掌握空间图形的性质,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发展合情推理、发展空间观念与推理能力。
(四)教法分析和学法指导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主要采用“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思辩论证”的探究式教学方法,注重“引、思、探、练”的结合。引导学生学习方式发生转变,采用激发兴趣、主动参与、积极体验、自主探究的学习,形成师生互动的教学氛围。在学习方法上,指导学生:通过实例启发学生得到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定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形结合思想,产生主动运用的意识;通过解题思路的脉络分析,对学生进行解题思路的指导;通过对学生发言的点评,规范语言表达,指导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
(五)教具设备:多媒体
二、本课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空间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理解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含义。
(2)、掌握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归纳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的定理,
(2)、并能运用判定定理证明一些空间位置关系的简单命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与空间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研究的过程,体验探索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2)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判定定理的引入与理解
难点:判定定理的应用及立间立体几何空间感、空间观念的形成与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
提问1:空间中直线a和平面 有哪几种位置关系?并完成下表:
位置关系 直线 在平面 内
直线 和平面 相交 直线 和平面 平行
公共点
符号表示
图形表示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学生复习并归纳空间直线与平面位置关系引入本节课题,并为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