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镶嵌》教案7
- 资源简介:
约3220字。
镶嵌(第一课时)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四节
宁夏吴忠市第一中学 马秀丽
一、教学目标
1、在实验与探究的学习活动中,使学生了解镶嵌的含义,认识到正三角形、正四边形和正六边形可以镶嵌平面,并能理解其中的道理。
2、通过探索多边形覆盖平面的条件,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在活动中使学生的观察、猜想、归纳及动手操作的能力得以提升。
3、通过现实情境,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经历对平面镶嵌条件的探索活动,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建立良好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镶嵌的含义及平面镶嵌条件的探究。
教学难点:探究平面镶嵌的条件。
三、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
① 每位同学分别准备好6-8个边长为5厘米长的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
② 搜集有关镶嵌图片。
2、教师准备:
① 生活中有关镶嵌图片。
②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大千世界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观看屏幕上一组生活中的地砖图片(电脑演示)
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图片中都有那些图形?这些图形的共同特点是什么?你知道铺地砖时有什么要求?
教师点评,明确镶嵌含义:用地砖铺地,用瓷砖贴墙,都要求砖与砖严丝合缝,不留空隙,把地面或墙面全部覆盖。从数学角度看,这些工作就是用一些不重叠摆放的多边形把平面的一部分完全覆盖,通常把这类问题叫做用多边形覆盖平面(或平面镶嵌)的问题。
引出课题:镶嵌(第一课时)
学生欣赏图片。
学生观察后,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分组交流,然后派代表发表见解。
从普通、熟悉的现象中探求数学概念,易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容易较快地进入角色。
通过一系列图片的展示下引出课题,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学生亲身经历体会从具体情景中发现数学问题,进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全过程。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