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教案6
- 资源简介:
约3220字。
《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教案
授课教师 贵州省遵义市十一中 刘磊
所用教材:北京师范大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八年级下册120页—123页。
说课内容:分六个方面说明
一、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及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
(1)经历两个三角形相似条件的探索过程,并初步掌握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条件。
(2)能够灵活运用三角形相似的条件解决简单的问题。
2、能力目标:
(1)进一步发展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手脑和谐一致的习惯。
(2)有意识提高学生发现规律、分析总结规律的能力和简单的逻辑推理能力。
3、德育目标:关注学生特别是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参与观察、分析、操作、探究等数学活动的主动程度,以及对有关问题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4、情感目标: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养成与人合作交流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重点:让学生经历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条件。
难点:对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条件的灵活运用。
关键:通过让学生大胆猜想、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灵活运用四个步骤完成本节课教学内容。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根据本课的主要内容和八年级学生的特点以及目标教学的要求,在新课的引入上我运用了情景式教学,将一个事先设计好的实际问题抛给同学,让同学们和我一同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在同学们思考后找不到解决方案时,又运用了启发式教学,让同学们联想到全等三角形是特殊的相似三角形,它们有许多类似的属性,因此引导他们猜想:它们的判定方法也可能类似,从而自然的过渡到书上120页所提出“如果△ABC与△A′B′C′”三边对应成比例,那么它们一定相似吗?”在这个问题上,通过学生的亲自操作度量,进一步肯定自己的猜想,在这过程中充分体现了自主探索式教学。接着以每个小组为单位,让同学们对自己的结论加以总结概括,从而归纳出判断三角形相似的条件。最后又以四人为一个小组对书上“议一议”中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充分的交流与思考,通过“比一比”的环节让每个小组成员尽可能寻找并掌握一两种判断三角形相似的方法。此时小组成员为了团队的荣誉竭尽全力、开动脑筋解决问题,充分体现了合作交流式教学特点。
教学手段:为提高课堂效率和质量,借助于多媒体、投影仪进行教学。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