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100字。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一、学习类型
㈠ 学习结果
⑴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是数学知识。
⑵应用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根据一个变量的大小关系得出另一个变量的大小关系以及根据一个变量的取值范围求出另一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数学技能。
⑶运用“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进行有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计算是数学问题的解决。
㈡学习形式
由于学生在八年级已经学过一次函数的基础知识,但没有涉及曲线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所以本节课是上位学习。同时本节课又是学生在学过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和画法之后的一节课,所以本节课也是下位学习。
二、学习任务分析
三、学习起点能力
1.不等式及方程、图形与坐标、变量与函数。
2.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3.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4.反比例函数图象的画法及部分性质。
四、教学目标
1.理解反比例函数图象的增减性。
2. 掌握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并初步运用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注意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概括以及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在充分让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渗透“特殊—一般”“类比”的学习方法和“数形结合”“变化与对应”的思想方法。
5.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并对学生进行由一般到特殊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及应用。
教学难点:反比例函数增减性的探究和应用。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