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列》专题复习(教案+单元测试,共3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数列专题(教案+单元测试)2016版
复习资料答案.doc
数列单元测试汇总.docx
数列知识框架及教学建议.docx
复习资源
数列概念及表示
基础
1数列{an}中,a1=1,an=1an-1+1,则a4等于( )
A.53 B.43
C.1 D.23
2对于数列{an},a1=4,an+1=f(an),依照下表则a2015=( )
x 1 2 3 4 5
f(x) 5 4 3 1 2
A.2 B.3
C.4 D5
3将石子摆成如图所示的梯形形状.称数列5,9,14,20,…为“梯形数”.根据图形的构成,此数列的第2014项与5的差,即a2014-5=( )
A.2018×2012 B.2020×2013
C.1009×2012 D.1010×2013
4已知函数f(x)=3-ax-3,x≤7,ax-6,x>7,若数列{an}满足an=f(n)(n∈N*),且{an}是递增数列,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A.94,3 B.94,3
C.(2,3) D.(1,3)
5.数列-21×2,42×3,-83×4,164×5,…的一个通项公式为________.
6.6.已知数列{an}中,a1=1,an+1=an1+2an,则{an}的通项an=________..
7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Sn=n2+2n-1,则a1+a25=________.
8已知a1+2a2+22a3+…+2n-1an=9-6n,则数列{an}的通项公式是________.
等差数列
基础
1在等差数列{an}中,a5+a6+a7=15,那么a3+a4+…+a9等于 ( ).
A.21 B.30
C.35 D.40
2{an}为等差数列,Sn为其前n项和,已知a7=5,S7=21,则S10= ( ).
A.40 B.35
C.30 D.28
3已知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满足a13=S13=13,则a1= ( ).
A.-14 B.-13
一数列框架
数列章节体系
纵向:1.
纵向2.
横向1.
二北京近年高考试题研究
年份 理科选填 文科选填 理科解答 文科解答
2010 2 16 20
2011 11 12 20 20
2012 8,10 6,8 20 20
2013 10 10 20 20
2014 5,12 20
2015 6 20
数列分值在18-23之间,所占比重较不稳定,譬如今年理科着重点在函数应用上,数列所占偏少,但解答题一如既往,以数列形式呈现,考察学生猜想,建模能力。
命题特点:选填多以等差比常规性质为主,属于容易类型。解答以较高层次的思维建模为主,属于顶峰问题,试题难度悬殊较大。
三教学建议
课时安排:
数列相关概念及表示(0.5-1)
等差数列(0.5-1)
等比数列(0.5-1)
一般数列通项求和(1-1.5)
数列综合(1-2)
根据学生程度,控制时间
教学过程建议
1、知识梳理,理解出新
我们在数列的定义解读上应尝试多角度融合,而非囿于书本给定的样本:如
数列:①前后项之间形成固定关系的有序的一列数
②自变量仅取正整数,图像呈离散点集的特殊函数
③每一项都与其项数,及某定值形成固定关系的一列数
④每一项与其对应的该项项和形成固定关系的一列数。
⑤可以通过归纳的方法,完成其固定表达式,并且对于每一项的检验都恒成立的一列数......
你还能列举出其它的定义方式吗,言之有理,即可成立。
在研究等差比特殊数列的定义性质公式时,一方面,我们不妨花点时间在其原理的推导上,如等差通项的形成便是用叠加的方法,求和公式既可以用倒序相加的方法获得,也可以用合并同类项的方式整体求和,而非直接给出公式记忆: ,这样的讲解方式不仅可以还原知识本元,让学生深层理解公式,利于记忆,也能够传授方法,为学生在以后一般数列的研究提供方法元,避免之后为“方法”而记忆练习“方法”。
教授方法产生的必要性,必由之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源。
另一方面避免知识的单一讲解,我们知道数列即特殊的函数,完全可以在讲解数列时配合函数的图像,进行关联,使学生能够在数列问题研究时并联函数的思维。
更多时候,看待问题的角度改变,问题实质亦随改变。
例1
在数列 中,如果对任意的 ,都 有 ( 为常数),则称数列 为比等差数列, 称为比公差.现给出以下命题:
①若数列 满足 ,则该数列不是比等差数列 ;
②若数列 满足 ,则数列 是比等差数列,且比公差 ;
③等比数列一定是比等差数列,等差数列一定不是比等差数列;
④ 若 是等差数列, 是等比数列,则数列 是比等差数列.
其中所有真命题的序号是____ . ①②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