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三数学(理)一轮复习ppt(讲义+课件+课时训练):第五篇数列(必修5)(16份)
- 资源简介:
2016届高三新课标数学(理)一轮复习(讲义+课件+课时训练):第五篇 数列(必修5)(16份)
大题冲关集训(三).doc
032数列的概念与通项.doc
033等差数列 .doc
034等比数列及其前n项和.doc
035等比数列与等差数列的综合应用.doc
036数列的通项公式.doc
037数列求和.doc
第1节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doc
第1节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ppt
第2节 等差数列.doc
第2节 等差数列.ppt
第3节 等比数列.doc
第3节 等比数列.ppt
第4节 数列求和及综合应用.doc
第4节 数列求和及综合应用.ppt
高考大题冲关(三).ppt
第三十二课时 数列的概念及通项公式
课前预习案
考纲要求
1.了解数列的概念和几种简单的表示方法 (列表、图象、通项公式)。
2.了解数列是自变量为正整数的一类函数。
基础知识梳理
1.数列:按 排列的一列数叫做数列;数列中的每个数都叫这个数列的项,记作 ,序号为 的项叫第 项,也叫通项,即 ;数列一般简记作 。
2.通项公式:如果数列 可以用一个公式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就叫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用 表示数列的通项公式,这里要注意同一个数列的通项公式的形式不一定唯一,不是每个数列都有通项公式。
3.从函数观点看,数列实质上是定义域为 的函数,其图象是 。
4.数列分类:①按数列项数是有限还是无限分:有穷数列和无穷数列;②按数列项与项之间的大小关系分:递增数列,
数列, 数列, 数列。
5递推公式定义:如果已知数列 的第1项(或前几项),且任一项 与 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就叫做这个数列的递推公式。
预习自测
1.已知数列 的前 项分别为 ,则下列各式不可以作为数列 的通项公式的一项是( )
A. B. C. D.
2.已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则 ( )
A.不是数列 中的项 B.只是数列 中的第2项
C.只是数列 中的第6项 D.是数列 中的第2项或第6项
3.在数列 中, ,则 =( )
4.已知数列 , , ,…,根据数列的规律, 应该是该数列的第_____项.
5.若数列 的前 项和 ,则此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________;
数列 中数值最小的项是第________项.
课堂探究案
典型例题
考点1 观察写通项
……
第三十四课时 等比数列
课前预习案
考纲要求
1.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
2.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
3.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识别数列的等比关系.
4.了解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的关系.
基础知识梳理
预习自测
1.(2013江西)等比数列 , , ,…的第四项等于( )
A. B.0 C.12 D.24
2.(2012安徽)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 的各项都是正数,且 ,则 ( )
A.1 B.2 C.4 D.8
3.(2013北京)若等比数列 满足 , ,则公比 ;前 项和 .
4.(2013辽宁)已知等比数列 是递增数列, 是 的前 项和,若 , 是方程 的两个根,则 .
5.(2012广东)若等比数列 满足 ,则 .
课堂探究案
典型例题
考点1 等比数列的判定和证明
【典例1】数列 的前 项和为 ,若 , .
(1)求证:数列 是等比数列;
(2)并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变式1】 在数列 中, .
(1)证明数列 是等比数列;
(2)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
第三十六课时 数列的通项公式
课前预习案
考纲要求
1.熟练掌握求通项公式的几种常用方法。
2.了解数列通项公式的作用和应用价值。
基础知识梳理
1.已知前n项和 求通项:
.
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其推导的方法为:
3.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其推导的方法为:
预习自测
1. 在等差数列 中, 则 的值是 。
2. 在数列{an}中,若 (n≥1),则该数列的通项 _____.
3.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Sn,求数列通项公式。
(1) ;
(2) ;
课堂探究案
典型例题
考点1 观察法:求通项
【典例1】(1)(2013陕西)观察下列等式:
…
照此规律, 第n个等式可为___ ____.
(2) 在数列 中, , an=_______
考点2 公式法:求通项
【典例2】(2012天津)已知 是等差数列,其前n项和为Sn, 是等比数列,且 , .
(1) 求数列 与 的通项公式;
(2) 记 证明
【变式1】(2012湖北)已知等差数列 前三项的和为 ,前三项的积为 .
(1)求等差数列 的通项公式;
(2)若 , , 成等比数列,求数列 的前 项和.
考点3:利用an与Sn的关系求通项
【典例3】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Sn, .
考点4 叠加法、累积法求通项
【典例4】已知数列{an}满足 且a1=2,求an.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