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量与函数》课堂实录
- 资源简介:
约3090字。
《变量与函数》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第一课时:掌握常量和变量、自变量和因变量(函数)基本概念;了解表示函数关系的三种方法:解析法、列表法、图象法,并会用解析法表示数量关系。
第二课时:掌握根据函数关系式直观得到自变量取值范围,以及实际背景对自变量取值的限制;掌握根据函数自变量的值求对应的函数值。
第三课时:使学生掌握用描点法画实际问题的函数图象;使学生能从图形中分析变量的相互关系,寻找对应的现实情境,预测变化趋势等问题。
2、过程与方法
第一课时: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直观感知,领悟函数基本概念的意义;引导学生联系代数式和方程的相关知识,继续探索数量关系,增强数学建模意识,列出函数关系式。
第二课时:使学生在探索、归纳求函数自变量取值范围的过程中,增强数学建模意识;联系求代数式的值的知识,探索求函数值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索变量之间关系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重点与难点
1、重点:函数概念的应用。
2、难点:函数概念的理解。
教学方法
教材安排了四个实际问题,旨在让学生通过直观感知,领悟相关概念的意义。这些问题不宜单纯作为教师讲解的例题,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其中数量的相互关系,鼓励学生发表意见。可以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鼓励学生举出自己熟悉的相关实例,穿插在几个问题的讨论之中。
在本节学习中注意后续相关内容的渗透,例如:观察函数图象,感知函数的单调性;通过求函数值,渗透初步的对应思想;在填数中隐含直角坐标系的知识等。教师在组织教学中应注意作适当的铺垫。
第一课时 变量与常量,函数表示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教师讲解:在学习与生活中,经常要研究一些数量关系,先看下面的问题:如课本图一天内的气温变化图,请大家看图回答。(教师出示已在小黑板上的课本图);
(1)这天的6时、10时和14时的气温分别是多少?任意给出这天中的某一时刻,说出这一时刻的气温。
(2)这一天中,最高气温是多少?最低气温是多少?
(3)这一天中,什么时段的气温在逐渐升高?什么时段的气温在逐渐降低?
2、学生思考、讨论后,教师教学生怎样从图象中获取信息,并给出本题答案: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