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形》教案2
- 资源简介:
约2880字。
《梯形》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教学,使学生掌握“同一底上两底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这个判定方法,及其此判定方法的证明.
2.能够运用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体会转化的思想,数学建模的思想,会用分析法寻求证明题思路,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
3.通过添加辅助线,把梯形的问题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问题,使学生体会图形变换的方法和转化的思想.
二、重点、难点
1.重点:掌握等腰梯形的判定方法并能运用.
2.难点:等腰梯形判定方法的运用.
3.难点的突破方法:
教科书通过用P119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到“同一底上两底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这个判定方法,教材虽直接给出了等腰梯形的判定方法.并未将其进行证明,但是在P119的思考中,提出了“你能证明吗?”这个问题,因此我们应注意引导学生将其判定方法进行证明.另外教学中要注意,新教材中并未提出 “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这个命题.因此我们不能将其作为判定方法直接引用,故判定一梯形是否为等腰梯形的方法有两种(1)定义(两腰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2)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等腰梯形的判定方法.一般是先判定一个四边形是梯形,然后再用“两腰相等”或“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来判定它是等腰梯形.判定一个四边形是梯形时,根据梯形定义,判定另两边不平行比较困难,可以通过判定平行的两边不相等来说明.
梯形的画图:一般先画出有关的三角形,在此基础上再画出有关的平行四边形,最后得到所求图形.(三角形奠基法)
三、例题的意图分析
本节课安排的例题与练习较多,可供老师们选用.
例1是教材P119的例2,这是一道计算题,讲解时要让学生注意,已知中并没有给出等腰梯形的条件,它需要先判定梯形ABCD为等腰梯形,然后再用其性质得出结论.
例2、例3、例4都是补充的题目.其中例2是一道文字题,这道题在进行证明时,可采用“平移对角线”或“作高”两种不同的方法,通过讲解例2,可以再次给学生介绍解决梯形问题时辅助线的添加方法.
例3是一道证明等腰梯形的题,它需要先证明其四边形是梯形,即先证出EG∥AB,此时还要由AE,BG延长交于O,说明EG≠AB,才能得出四边形ABGE是梯形.然后再利用同底上的两角相等得出这个梯形是等腰梯形.选讲此题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证明一个四边形是等腰梯形的步骤与方法.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