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形》教案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浙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8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8/21 11:07: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资源提供: renheren [资源集]
  • 下载情况: 本月:获取中 总计:获取中
  • 下载点数: 获取中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680字。

  《梯形》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探索并掌握梯形的有关概念和基本性质,探索、了解并掌握等腰梯形的性质.
  2. 能够运用梯形的有关概念和性质进行有关问题的论证和计算,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计算能力.
  3. 通过添加辅助线,把梯形的问题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问题,使学生体会图形变换的方法和转化的思想.
  二、重点、难点
  1.重点:等腰梯形的性质及其应用.
  2.难点:解决梯形问题的基本方法(将梯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及正确运用辅助线),及梯形有关知识的应用.
  3.难点的突破方法:
  对于梯形的概念要注意以下几点:(1)梯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共同点:都是凸四边形;(2)它们的区别:平行四边形是有两组对边平行;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即平行四边形平行的边是相等的,而梯形平行的边是不能相等的;(3)对于上、下底(这是习惯叫法,不是定义)是以长短来区分的,而不是指位置关系.
  在研究梯形时,常用的辅助线是平行移动梯形的一腰或一条对角线,或者从梯形上底的两个端点作梯形的高,把梯形的问题转化为关于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的问题,应用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的知识来解决梯形问题.所以学好本大节内容的关键是引导学生会添加适当的辅助线,把未知转化为已知,用已掌握的知识来研究新问题,教学中要使学生熟悉本大节中常用的辅助线,并明确这些辅助线对于问题转化的作用.教学中要提醒学生,当证得新命题之后,要注意直接引用它们,不要再添加辅助线重复命题的证明过程.
  解决梯形问题常用的方法:
  (1)“平移腰”:把梯形分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图1);
  (2)“作高”:使两腰在两个直角三角形中(图2);
  (3)“平移对角线”:使两条对角线在同一个三角形中(图3);
  (4)“延腰”:构造具有公共角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图4);
  (5)“等积变形”,连结梯形上底一端点和另一腰中点,并延长与下底延长线交于一点,构成三角形(图5).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综上所述:解决梯形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就是通过添加适当的辅助线,把梯形问题转化为已经熟悉的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问题来解决.在教学时让学生注意它们的作用,掌握这些辅助线的使用对于学好梯形内容很有帮助.
  要注意的是:本教材为了降低难度,所有需要的辅助线在题目中都给出来了,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适当地选讲有关辅助线添加的题目,没必要让学生去做一些比较复杂的题.
  等腰梯形的性质与等腰三角形相仿,因此在推导其性质或需要添加辅助线时,可以借助等腰三角形来研究.尤其是根据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可得到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这条性质,在总结等腰梯形的性质时,不要漏掉.
  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证明等腰梯形的性质,尤其在证明“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这条性质时,“平移腰”和“作高”这两种常见的辅助线,在教学中头一次出现,可以借此机会,给学生介绍这两种辅助线的添加方法.
  三、例题的意图分析
  本节课安排了三个例题,例1是教材P118中的例1.它是等腰梯形性质的直接运用.题目比较简单,在教学中,最好让学生分析、讲解、解答.同时也要注意引导学生,在证明△EAD是等腰三角形时,要用到梯形的定义“上下底互相平行(AD∥BC)”这一点.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