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中位线》教案2
- 资源简介:
约2040字。
《三角形的中位线》教案
何世贤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三角形中位线的概念,并掌握它的性质定理。
2、使学生初步运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进行求解与推理。
3、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和变式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三角形中位线性质定理;
教学难点:三角形中位线性质定理证明中添加辅助线的思想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1、仅给一把有刻度的卷尺,能否测出一沙堆底部两端A、B间的距离?(注意﹕不能直接测量)
2、怎样将一张三角形纸片剪成两部分,使分成的两部分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A
A B D E F
B C
(1)剪一个三角形,记为ΔABC
(2)分别取AB、AC的中点D、E,并连接DE
(3)沿DE将ΔABC剪成两部分,并将ΔADE绕点E旋转180°,得到平行四边形DBCF。
证明四边形DBCF是平行四边形
二、讲解新知
1、三角形中位线的概念:
连接三角形两边的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2、想一想:
(1)三角形有几条中位线?(2)三角形的中位线与中线有什么区别?
启发学生得出:三角形的中位线的两端点都是三角形边的中点,而三角形的中线只有一个端点是边的中点,另一个端点是三角形的一个顶点。
3、猜想ΔABC的中位线DE与BC有怎样的位置和数量关系?(DE∥BC,DE= BC)
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证明猜想的结论,总结得出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定理: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分析定理的题设与结论,指出此定理在同一条件下结论有二条:一是表明位置关系——平行,另一个是表明数量关系——倍、分。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