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必修1教案(打包45份)
- 资源简介:
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1教案打包45份
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1教案:1.2.1函数的概念第1课时 Word版含解析.doc
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1教案:1.2.1函数的概念第2课时 Word版含解析.doc
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1教案:1.2.2函数的表示法第1课时 Word版含解析.doc
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1教案:1.2.2函数的表示法第2课时 Word版含解析.doc
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1教案:1.2.2函数的表示法第3课时 Word版含解析.doc
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1教案:1.3.1 单调性与最大(小)值 Word版含解析.doc
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1教案:1.3.2 奇偶性 Word版含解析.doc
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1教案:2.1.1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第1课时 Word版含解析.doc
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1教案:2.1.1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第2课时 Word版含解析.doc
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1教案:2.1.1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第3课时 Word版含解析.doc
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1教案:第二章第二节对数函数第八课时 Word版含解析.doc
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1教案:第二章第二节对数函数第二课时 Word版含解析.doc
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1教案:第二章第二节对数函数第六课时 Word版含解析.doc
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1教案:第二章第二节对数函数第七课时 Word版含解析.doc
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1教案:第二章第二节对数函数第三课时 Word版含解析.doc
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1教案:第二章第二节对数函数第四课时 Word版含解析.doc
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1教案:第二章第二节对数函数第五课时 Word版含解析.doc
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1教案:第二章第二节对数函数第一课时 Word版含解析.doc
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1教案:第二章第一节指数函数第二课时 Word版含解析.doc
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1教案:第二章第一节指数函数第六课时 Word版含解析.doc
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1教案:第二章第一节指数函数第三课时 Word版含解析.doc
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1教案:第二章第一节指数函数第四课时 Word版含解析.doc
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1教案:第二章第一节指数函数第五课时 Word版含解析.doc
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1教案:第二章第一节指数函数第一课时 Word版含解析.doc
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1教案:第三章第二节函数模型及其应用第二课时 Word版含解析.doc
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1教案:第三章第二节函数模型及其应用第三课时 Word版含解析.doc
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1教案:第三章第二节函数模型及其应用第四课时 Word版含解析.doc
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1教案:第三章第二节函数模型及其应用第一课时 Word版含解析.doc
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1教案:第三章第一节函数与方程第二课时 Word版含解析.doc
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1教案:第三章第一节函数与方程第三课时 Word版含解析.doc
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1教案:第三章第一节函数与方程第四课时 Word版含解析.doc
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1教案:第三章第一节函数与方程第五课时 Word版含解析.doc
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1教案:第三章第一节函数与方程第一课时 Word版含解析.doc
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1教案:第三章函数的应用 Word版含解析.doc
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1教案:第一章第二节函数及其表示第二课时 Word版含解析.doc
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1教案:第一章第二节函数及其表示第三课时 Word版含解析.doc
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1教案:第一章第二节函数及其表示第四课时 Word版含解析.doc
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1教案:第一章第二节函数及其表示第一课时 Word版含解析.doc
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1教案:第一章第三节函数的基本性质第二课时 Word版含解析.doc
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1教案:第一章第三节函数的基本性质第三课时 Word版含解析.doc
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1教案:第一章第三节函数的基本性质第一课时 Word版含解析.doc
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1教案:第一章第一节集合第二课时 Word版含解析.doc
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1教案:第一章第一节集合第三课时 Word版含解析.doc
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1教案:第一章第一节集合第四课时 Word版含解析.doc
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1教案:第一章第一节集合第一课时 Word版含解析.doc
1.2 函数及其表示
1.2.1 函数的概念
整体设计
教学分析
函数是中学数学中最重要的基本概念之一.在中学,函数的学习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习了函数的描述性概念,接触了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等最简单的函数,了解了它们的图象、性质等.本节学习的函数概念与后续将要学习的函数的基本性质、基本初等函数(Ⅰ)和基本初等函数(Ⅱ)是学习函数的第二阶段,这是对函数概念的再认识阶段.第三阶段是在选修系列的导数及其应用的学习,这是函数学习的进一步深化和提高.
在学生学习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刻画函数之前,学生已经把函数看成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同时,虽然函数概念比较抽象,但函数现象大量存在于学生周围.因此,课本采用了从实际例子中抽象出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定义函数的方式介绍函数概念.
三维目标
1.会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理解函数符号y=f(x)的含义;通过学习函数的概念,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提出问题的探究能力,进一步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抽象概括能力;启发学生运用函数模型表述思考和解决现实世界中蕴涵的规律,逐渐形成善于提出问题的习惯,学会数学表达和交流,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2.掌握构成函数的三要素,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函数的必要性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函数的模型化思想,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
教学难点:符号“y=f(x)”的含义,不容易认识到函数概念的整体性,而将函数单一地理解成对应关系,甚至认为函数就是函数值.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函数的概念
导入新课
思路1.北京时间2005年10月12日9时整,万众瞩目的“神舟”六号飞船胜利发射升空,5天后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并顺利返回.在“神舟”六号飞行期间,我们时刻关注“神舟”六号离我们的距离y随时间t是如何变化的,本节课就对这种变量关系进行定量描述和研究.引出课题.
第3课时 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3)
导入新课
思路1.
同学们,既然我们把指数从正整数推广到整数,又从整数推广到正分数到负分数,这样指数就推广到有理数,那么它是否也和数的推广一样,到底有没有无理数指数幂呢?回顾数的扩充过程,自然数到整数,整数到分数(有理数),有理数到实数.并且知道,在有理数到实数的扩充过程中,增添的数是——实数.对无理数指数幂,也是这样扩充而来.既然如此,我们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教师板书本堂课的课题(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3))之无理数指数幂.
思路2.
同学们,在初中我们学习了函数的知识,对函数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到了高中,我们又对函数的概念进行了进一步的学习,有了更深的理解,我们仅仅学了几种简单的函数,如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三角函数等,这些远远不能满足我们的需要,随着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们还要学习许多函数,其中就有指数函数,为了学习指数函数的知识,我们必须学习实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为此,我们必须把指数幂从有理数指数幂扩充到实数指数幂,因此我们本节课学习: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3)之无理数指数幂,教师板书本堂课的课题.
推进新课
新知探究
提出问题
①我们知道 =1.414 213 56…,那么1.41,1.414,1.414 2,1.414 21,…,是 的什么近似值?而1.42,1.415,1.414 3,1.414 22,…,是 的什么近似值?
②多媒体显示以下图表:同学们从上面的两个表中,能发现什么样的规律?
第二章第一节指数函数第六课时
作者:刘玉亭
导入新课
思路1.我们在学习指数函数的性质时,利用了指数函数的图象的特点,并且是用类比和归纳的方法得出,在上节课的探究中我们知道,函数①y=3x,②y=3x+1,③y=3x-1的图象之间的关系,由其中的一个可得到另外两个的图象,那么,对y=ax与y=ax+m(a>0,m∈R)有着怎样的关系呢?在理论上,含有指数函数的复合函数是否具有奇偶性呢?这是我们本堂课研究的内容.教师点出课题:指数函数及其性质的应用(2).
思路2.我们在第一章中,已学习了函数的性质,特别是单调性和奇偶性是某些函数的重要特点,我们刚刚学习的指数函数,严格地证明了指数函数的单调性,便于我们在解题时应用这些性质,在实际生活中,往往遇到的不单单是指数函数,还有其他形式的函数,有的是指数函数的复合函数,我们需要研究它的单调性和奇偶性,这是我们面临的问题,也是我们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指数函数及其性质的应用(2).
推进新课
新知探究
提出问题
1指数函数有哪些性质?
2利用单调性的定义证明函数单调性的步骤有哪些?
3对复合函数,如何证明函数的单调性?
4如何判断函数的奇偶性,有哪些方法?
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积极交流,及时评价学生,学生有困惑时加以解释,可用多媒体显示辅助内容.
第三章第一节函数与方程第三课时
教学设计(二)
作者:冯红果,泉州市第七中学教师.本教学设计获福建省教学设计大赛一等奖.
整体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1》人教A版第三单元第一节第二课,主要是分析函数与方程的关系.教材分三步来进行:第一步,从学生认为较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与相应的二次函数入手,由具体到一般,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相应函数的零点的联系.然后推广为一般方程与相应函数的情形;第二步,在用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的过程中,通过函数图象和性质来研究方程的解,体现方程和函数的关系;第三步,在函数模型的应用过程中,通过函数模型以及模型的求解,更全面地体现函数与方程的关系,逐步建立起函数与方程的联系.
本节课是这一小节的第二节课,即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它以上节课的“连续函数的零点存在定理”为确定方程解所在区间的依据,从求方程近似解这个侧面来体现“方程与函数的关系”;而且在“用二分法求函数零点的步骤”中渗透了算法的思想,为学生后续学习算法的内容埋下伏笔;充分体现新课程“渗透算学方法,关注数学文化以及重视信息技术应用”的理念.求方程近似解其中隐含“逼进”的数学思想,并且运用“二分法”来逼近目标是一种普通而有效的方法,其关键是逼近的依据.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同学们有了第一节课的基础,对函数的零点具备基本的认识;而二分法来自生活,是由生活中抽象而来的,只要我们选材得当,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渗透数学思想关注数学文化的目的,学生也能够很容易理解这种方法.其中运用“二分法”进行区间缩小的依据、总结出“运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的步骤、将“二分法”运用到生活实际,是需要学生“跳跳”才能摘到的“桃子”.
第一章第一节集合第一课时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会使用最基本的集合语言表示有关的数学对象,并能在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之间进行转换,体会用集合语言表达数学内容的简洁性、准确性,帮助学生学会用集合语言描述数学对象,发展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不仅把函数看成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同时还会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刻画函数,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函数是高中数学的核心概念,本章把函数作为描述客观世界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来学习,强调结合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运用函数概念建立模型的过程与方法,从而发展学生对变量数学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课本力求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数学知识,通过列举丰富的实例,强调从实例出发,让学生对集合和函数概念有充分的感性认知基础,再用集合与对应语言抽象出函数概念.课本突出了集合和函数概念的背景教学,这样比较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教学中要高度重视数学概念的背景教学.课本尽量创设使学生运用集合语言和数学符号进行表达和交流的情境和机会,并注意运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用图象表示函数,帮助学生借助直观图示认识抽象概念.课本在例题、习题的教学中注重运用集合和函数的观点研究、处理数学问题,这一观点,一直贯穿到以后的数学学习中.在例题和习题的编排中,渗透了分类讨论思想,让学生体会到分类讨论思想在生活中和数学中的广泛运用,这是学生在初中阶段所缺少的.函数的表示是本章的主要内容之一,课本重视采用不同的表示法(列表法、图象法、分析法),目的是丰富学生对函数的认识,帮助理解抽象的函数概念.在教学中,既要充分发挥图象的直观作用,又要适当地引导学生从代数的角度研究图象,使学生深刻体会数形结合这一重要数学方法.课本将函数推广到了映射,体现了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规律,有利于学生对函数概念学习的连续性.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