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秋季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35份)
- 资源简介:
file://E:\【人教版】2017年秋季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打包35份,Word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1.1.1 三角形的边.doc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1.1.2 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doc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1.1.3 三角形的稳定性.doc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1.2.1 三角形的内角.doc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1.2.2 三角形的外角.doc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1.3.1 多边形.doc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1.3.2 多边形的内角和.doc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2.1 全等三角形.doc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3.1.1 轴对称.doc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3.1.2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doc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3.2 画轴对称图形.doc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3.3.1 等腰三角形.doc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3.3.2 等边三角形.doc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3.4 第2课时 课题学习 最短路径问题(2).doc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3.4第1课时 课题学习 最短路径问题(1).doc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4.1.1 同底数幂的乘法.doc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4.1.2 幂的乘方.doc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4.1.3 积的乘方.doc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4.2.1 平方差公式.doc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4.2.2 完全平方公式.doc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4.3.1 提公因式法.doc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4.3.2 公式法.doc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5.1.1 从分数到分式.doc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5.1.2 分式的基本性质.doc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5.2.1 分式的乘除.doc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5.2.2 分式的加减.doc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5.2.3 整数指数幂.doc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5.3 分式方程.doc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2.2.1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1.doc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2.2.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2).doc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2.2.3三角形全等的判定(3).doc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2.2.4三角形全等的判定(4).doc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2.3.1角的平分线性质(1).doc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2.3.2角的平分线性质(2).doc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4.1.4 整式的乘法.doc
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第1课时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在探索过程中,培养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能力,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
2.会应用“边边边”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能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重点难点】
重点: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会应用“边边边”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难点: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问题:为了庆祝国庆节,老师要求同学们回家制作三角形彩旗,那么,老师应提供多少个数据,才能保证同学们制作出来的三角形彩旗全等呢?一定要知道所有的边长和所有的角度吗? 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引入本课课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体会探索的过程是为了解决问题的实际需要,对学生提出的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要给予肯定和鼓励.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教师引导学生从“条件尽可能的少”出发,逐步增加条件分类进行操作验证:
探究1:满足一个或两个条件对应相等时,画出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吗?
1.只给一个条件(一组对应边相等或一组对应角相等),画出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吗?
2.给出两个条件画三角形时,有几种可能的情况,每种情况下作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吗?
学生分组讨论、探索、归纳,给出的两个条件可能是:一边一内角、两内角、两边.
分别按下列条件做一做.
①三角形一内角为30°,一条边为3cm.
②三角形两内角分别为30°和50°.
③三角形两条边分别为4cm,6cm.
在多媒体展示出各种结果.
教师分析并归纳结论:只满足两个条件画出的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探究2:给出三个条件画三角形,会有几种可能的情况?
11.1.3 三角形的稳定性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得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四边形不具有稳定性.
2.体会稳定性与不稳定性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1.三角形的稳定性的得出.
2.体会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问题1:如图,在△ABC中,AD⊥BC,BE=CE,AF是角平分线.那么△ABC的三边有什么关系?根据上述条件,你还能得到什么结论?
学生回答:△ABC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还可以得到AD是三角形BC边上的高,AE是三角形BC边上的中线,∠BAF=∠CAF,S△ABE=S△ACE等.
问题2:在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哪里用到了三角形?
学生回答:房屋的人字梁、大桥钢架、索道支架、建筑用的三脚架等. 通过问题对已学知识进行回顾,以此来巩固基础知识的运用,并引入新课.
13.3.2 等边三角形
第1课时 等边三角形(1)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等腰三角形成为等边三角形的条件及其推理证明过程.
2.经历运用几何符号和图形描述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的过程,建立初步的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
3.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的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能有条理、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4.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重点难点】
重点:等边三角形判定定理的发现与证明.
难点:等边三角形判定定理的发现与证明.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活动1:观察与思考
(1)观看上海世博会的一组图片,引出“等边三角形”.
(2)观看一组图片:跳棋、警示牌、国旗、金字塔等,进一步感受“等边三角形”.
学生能从图片中抽象出等边三角形的形象,进而产生求知欲,等边三角形有什么特点?教师引出课题:等边三角形. 从生活经验出发,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让学生感受到“等边三角形”无处不在.
15.1.1 从分数到分式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分式的概念的学习以及用分式表示现实情境中的数量关系,进一步发展符号感,认识事物之间的相对独立与必然联系;
2.经历与分数类比学习分式的过程,养成缜密的思维习惯,形成类比思想,体验数学的价值;
3.通过类比思考,揭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在实际操练中掌握分式有意义的条件,体验解题成功带来的愉悦感.
【重点难点】
重点:分式的概念,掌握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难点:分式值为零的条件、分类意识的渗透.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填空:
(1)矩形的面积为10cm2,长为7cm,宽应为________cm;矩形的面积为S,长为a,宽应为________;
(2)把体积为200cm3的水倒入底面积为33cm2的圆柱形容器中,水面高度为________cm;把体积为V的水倒入底面积为S的圆柱形容器中,水面高度为________.
2.春天来了,万物复苏,一年一度的春游离我们近了.现在就让我们进行一次模拟旅游:
(1)我们从学校出发,以5km/h的速度向离学校4km的公园出发,那么经过________小时到达目的地;
(2)到了公园后要先买门票,门票价格:成人每人8元,学生每人3元,若我们有m个老师和n个学生,买门票需要________元;
(3)公园内有一个大型文物店,内有A、B两种型号的柜台,其中A型规格的柜台有p个,收藏文物m件,平均每个柜台存放了________件文物,另有B型规格的柜台q个,收藏文物n件,本店内平均每个柜台存放了________件文物. 通过并行展示两组问题:一组源于数学内部;一组与实际相关联.由学生的口答依次获得如下式子:107,Sa,20033,VS,45,8m+3n,mp,m+np+q.为后面的类比发现,提供了足量的素材.
15.3 分式方程
第1课时 解分式方程
【教学目标】
1.通过经历实际问题→列分式方程→探究解分式方程的过程,体会分式方程是一种有效描述现实世界的模型,发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用数学”的意识.
2.理解分式方程的概念,会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
3.通过学习分式方程的解法,使学生理解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想是把分式方程转化成整式方程,把未知问题转化成已知问题,从而渗透数学的转化思想.
4.了解分式方程产生增根的原因,掌握解分式方程验根的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完整地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
难点:产生增根的原因.
资源评论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