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2017届高三数学二轮专题复习卷(13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94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7/8/5 11:43:2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获取中 总计:获取中
  • 下载点数: 获取中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江苏省南京市2017届高三数学二轮专题复习(第一层次)专题
江苏省南京市2017届高三数学二轮专题复习(第一层次)专题10_直线与圆、圆与圆.doc
江苏省南京市2017届高三数学二轮专题复习(第一层次)专题11_圆锥曲线的基本问题.doc
江苏省南京市2017届高三数学二轮专题复习(第一层次)专题12_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doc
江苏省南京市2017届高三数学二轮专题复习(第一层次)专题13_空间的平行与垂直问题.doc
江苏省南京市2017届高三数学二轮专题复习(第一层次)专题1_基本初等函数.doc
江苏省南京市2017届高三数学二轮专题复习(第一层次)专题2_函数的图象与性质.doc
江苏省南京市2017届高三数学二轮专题复习(第一层次)专题3_不等式问题.doc
江苏省南京市2017届高三数学二轮专题复习(第一层次)专题4_导数及其应用.doc
江苏省南京市2017届高三数学二轮专题复习(第一层次)专题5_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doc
江苏省南京市2017届高三数学二轮专题复习(第一层次)专题6_三角恒等变换与解三角形.doc
江苏省南京市2017届高三数学二轮专题复习(第一层次)专题7_ 平面向量.doc
江苏省南京市2017届高三数学二轮专题复习(第一层次)专题8_等差数列、等比数列.doc
江苏省南京市2017届高三数学二轮专题复习(第一层次)专题9_数列通项、求和、综合应用.doc
  专题1:基本初等函数(两课时)
  班级             姓名          
  一、前测训练
  1.已知函数f(x)=x+1,x≥1,-x2+4,x<1,①若f(x)≥2,则x的取值范围为     .②f(x)在区间[-1,3]的值域为            .
  答案:①[-2,+∞);②[2,4].
  2.①若f(x2+1)=x2,则f(x)=        .
  ②已知f[f(x)]=9+4x,且f(x)是一次函数,则f(x)=       .
  答案:①x-1(x≥1);②2x+3或-2x-9.
  3.①若二次不等式f(x)<0的解集为(1,2),且函数y=f(x)的图象过点(-1,2),则f(x)=          .
  ②已知f(x)=-x2+2x-2,x∈[t,t+1],若f(x)的最小值为h(t),则h(t)=            .
  答案:①13x2-x+23;②-t2+2t-2,t<12-t2-1,   t≥12.
  4.①已知2x2+x≤(14)x-2,则函数y=( 3)x2+2x的值域为           .
  ②设loga13<2,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          .
  ③已知函数y=log0.5(x2-2x+2),则它的值域为            .
  答案:①[33,81];②(0,33)∪(1,+∞);③(-∞,0].
  5.①函数f(x)=lgx-sinx零点的个数为          .
  ②函数f(x)=2x+x-4零点所在区间为(k,k+1 ),k∈N,则k=        .
  答案:①3;②1.
  二、方法联想
  1.分段函数(与分段函数有关的解不等式与值域问题).
  方法1:分类讨论,按分段区间进行分类讨论,最后汇总(求并集);
  方法2:图象法,画出分段函数的图象,根据图象探讨不等式解集及值域问题.
  变式:已知f(x)=2x,x≤1,log2x+1,x>1,则f[f(-1)]=             .
  答案:0.(考查分段函数求值问题)
  专题5: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两课时)
  班级           姓名          
  一、前测训练
  1.(1)若tan=12,∈(π,32π),则sin=         ,cos=         .
  答案:-55;-255;
  (2)已知tan=2,则sin cos+cos22sin cos+sin2=        ,sin2-2sincos+2=        .
  答案:38;2;
  (3)已知sin+cos=15,∈(0,π),则cos-sin=        ,tan=        .
  答案:75;-43;
  2.(1) 函数y=sin(2x-3)的定义域为           .
  答案:[kπ+π6 ,kπ+2π3](k∈Z);
  (2) 函数y=sin(2x+6),x∈[0,π3]的值域为           .
  答案:[- 12 ,1];
  (3) 函数y=2cos(3x-3)单调减区间为           .
  答案:[2kπ3+π9,2kπ3+4π9](k∈Z);
  专题10:直线与圆、圆与圆(两课时)
  班级             姓名          
  一、课前测试
  1.(1)一个圆经过椭圆x216+y24=1的三个顶点,且圆心在x轴上,则该圆的标准方程为           .
  (2) 已知圆C的圆心位于第二象限且在直线y=2x+1上,若圆C与两个坐标轴都相切,则圆C的标准方程是 ______.
  答案:(1) (x±32) 2+y2=254;(2) x+132+y-132=19
  2.(1)过点P(1,0)作圆C: (x-4)2+(y-2)2=9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A、B,则切线方程为          ;   
  切线长PA为             ;直线AB的方程为         .
  (2)经过点A(4,-1),且与圆:x2+y2+2x-6y+5=0相切于点B(1,2)的圆的方程为             .
  (3)圆C1:x2+y2=16与C2:(x-4)2+(y+3)2=r2(r>0)在交点处的切线互相垂直,则r=             .
  答案:(1) x=1或5x+12y-5=0;2;3x+2y-7=0. (2)(x-3)2+(y-1)2=5.(3)3
  3.(1)已知过定点P(1,2)的直线l交圆O:x2+y2=9于A,B两点,若AB=42,则直线l的方程为      ;   
  当P为线段AB的中点时,则直线l的方程为                 .
  (2) 已知圆的方程为x2+y2-6x-8y=0.设该圆过点(-1,4)的最长弦和最短弦分别为AC和BD,则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               .
  (3)圆C:x2+(y-2)2=R2(R>0)上恰好存在2个点,它到直线y=3x-2上的距离为1,则R的取值范围为                .
  答案:(1)x=1或3x-4y+5=0;x+2y-5=0.(2)30; (3)1<R<3.
  4.(1)已知圆C1:x2+y2-2mx+4y+m2-5=0和圆C2:x2+y2+2x-2my+m2-3=0,若两圆相交,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                       .
  (2)已知圆O1:x2+y2-4x-2y-4=0,圆O2:x2+y2-6x+2y+6=0,则两圆的公共弦长度为             .
  答案:(1)-5<m<-2或-1<m<2;(2)4.
  5.(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1,0),B(4,0).若直线x-y+m=0上存在点P使得PA=12PB,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2)满足条件AB=2, AC= 2BC的三角形ABC的面积的最大值是       .
  答案:(1) [-22,22];(2) 2 2
  专题13:空间的平行与垂直问题
  班级             姓名          
  一、前测训练
  1.如图所示,在三棱柱ABC-A1B1C1中,若D、E是棱CC1,AB的中点,求证:DE∥平面AB1C1.
  提示:法一: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来证:
  “平行投影法”:取AB1的中点F,证四边形C1DEF是平行四边形.
  “中心投影法”延长BD与B1C1交于M,利用三角线中位线证DE∥AM.
  法二:用面面平行的性质
  取BB1中点G,证平面DEG∥平面AB1C1.
  2.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
  (1)求证:平面A1BD∥平面B1D1C
  (2)若E,F分别是A1A,C1C的中点,求证:平面EB1D1∥平面BDF.
  提示:(1)用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证:
  证明BD∥B1D1,A1B∥D1C.
  (2)证明BD∥B1D1,BF∥D1E.
  【变式】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是A1A的中点.点F在棱CC1上,使得平面EB1D1∥平面BDF.
  求证:点F为棱CC1的中点.
  3.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为棱CC1的中点,AC交BD于O,求证:A1O⊥平面MBD
  提示: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证BD⊥平面AA1C1C,从而得出BD⊥A1O;
  在矩形AA1C1C中,用平几知识证明A1O⊥OM;
  4.在正三棱柱ABC-A1B1C1中,所有棱长均相等,D为BB1的中点,求证:A1B⊥C D.
  分析:要证明A1B⊥C D,只要证明A1B与CD所在的平面垂直,或CD与A1B所在的平面垂直,
  但都没有现成的平面,构造经过CD的平面与直线A1B垂直,或经过A1B的平面与直线CD垂直.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