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关系》教案4
- 资源简介:
约2360字。
§13.1不等关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经历由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体会其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具体情境,感受在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等关系,了解不等式(组)的实际背景.
3.情感、态度和世界观:通过感受和学习不等式知识,认识到不等关系是刻画现实世界客观对象之间联系的一种绝对关系,由此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通过具体情境,建立不等式模型.
教学难点:从具体问题中如何抽象出数学模型建立不等式.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相等关系然而更多的是不等关系
(书写课题)
师: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常用哪些词来描述某种客观事物在数量上存在的不等关系?(学生思考讨论)
师:联系到我们数学上也有很多这样的实例.
(学生答,课件体现,并用数学语言描述)
总结:在数学上这样的种种不等关系,我们就用不等式来体现.
师:生活中的实例是否也可以用不等式来体现呢?
二、学生活动
问题1. 这是神州六号火箭发射升空时的场景(配课件图片),发射要成功它的速度必须满足怎样的条件;(v≥7.9km/s)
那么在飞行时呢?
(v≤7.9km/s)
问题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发现食物的包装上会注明此食物的成分含量,这些值都必须满足一定的要求现在这有某酸奶的质量检查规定
脂肪含量(f) 蛋白质含量(p)
不少于2.5% 不少于2.3%
这表格说明了什么问题?
用不等式体现就是?
结论:生活中的实例也可以用不等式来描述.
怎样把生活中的这些问题转化成数学上的不等关系就是我们今天所要讨论的主要内容.
三、建构数学
(本节主要内容的流程图)
实际问题:不等关系 数学问题:不等式
数学问题:不等式 实际问题:不等关系
四、数学应用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