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案12
- 资源简介:
约3340字。
8.3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三)
一、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中学 □小学 2,学科:数学
2,课时:1
3,学生课前准备:课前预习了解
二、 教学课题
怎样判定三角形全等(三)
三、 教材分析
本节是学生在了解全等图形和全等三角形以后进行学习的,它既是前面所学知识的延伸与拓展,又是后继学习探索相似形的条件的基础。因此,本节课的知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掌握“边边边”公理,且能灵活运用此公理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它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教会学生如何利用尺规来完成“已知三边画三角形”,如何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
2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发散思维的能力;感悟分类、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三,重点:理解并熟悉掌握“边边边”公理及其应用.
难点:“边边边”公理的应用和转化意识的形成及辅助线的添加.
四,教法和学法:
1.主要采用讲解和发现法等,具体通过观察、实验、多媒体演示、推理论证等方法进行教学.
2.让学生自己利用学具,边画图边实验,自己猜想归纳发现“边边边”公理.
学具使用:圆规、三角板、剪刀、白纸、细木棍.
四、 教学方法
“三四五”教学法
教学过程
(教师用一个三角形学具边演示边给出题目并提问).
某企业原有一个大型的三角架,架在两边的柱子上,企业现在想请工人师傅再做一个相同三角架,架在另两根柱子上,做成一个车棚,如果你是工人师傅,在不拆下原来三角架的前提下,如何做一个相同的三角架?
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除定义外,我们已学习了哪几种判定方法?(SAS、ASA、AAS)这些方法有什么共同点?(都具备三个元素对应相等)
用你准备的4 cm,5 cm,7 cm的三条细木棍拼一个三角形,与同伴拼成的三角形相比较,它们一定全等吗?你又发现了什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