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形的判定》说课稿
- 资源简介:
约5770字。
《菱形的判定》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与处理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华师大八年级(下)第20章第3节《菱形的判定》,主要研究菱形的判定方法,它不仅是本节的重点,也是以后学习正方形和圆等知识的基础,通过观察试验,归纳证明,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演绎能力,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2、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菱形的判定方法.
(2)、利用菱形的判定方法进行合理的论证和计算.
(3)、经历探究菱形判定条件的过程,通过操作、观察、猜想、证明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
(4)、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加深对菱形的理解,养成主动探索的学习习惯.
3、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菱形的判定方法。
(2) 、难点:探究菱形的判定条件并合理利用它进行论证和计算。,
4、教材处理:
根据教学目标,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探索菱形的有关对角线的判定定理时,用教具演示,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在保持互相平分的前提下进行转动,当它们的位置关系是垂直时,平行四边形变为菱形,给学生以直观感受,印象深刻;在探索菱形的另一个判定定理时,让学生根据它的特殊点去猜想边之间满足的关系,从而得出定理,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本节课通过学生动手实践来学习数学,渗透数学思想,交给学生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让学生体会基础知识是解题方法的能源。注重解题研究是提高解题能力的有效途径。
2.教学手段: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和课件可以让学生验证体会自己的想法,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和猜想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三.教学程序:
(一)引课: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得出菱形的一种判断方法——定义,那么从它的特殊点能否得出其他判定方法呢?引出本节课题《菱形的判定》。
(二)教学过程:
1.先让学生根据边的特殊猜想一个命题,并进行证明,从而得出一种判定方法。在探索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写出已知、求证和证明,培养他们的能力。
2.接着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教具演示、观察、思考,探索菱形的判定定理,再证明这个猜想,目的是通过学生动手画图实践观察,猜想,验证,感受到动手操作,猜想的乐趣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和推理能力。
4.用菱形的三个判定方法做三个动手操作题和一部分练习题,目的是进一步理解强化菱形的三个判定方法,并灵活应用。
5.小结:学生对本节课的体会,收获进行总结。
其目的是:(1)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课堂的反思。
(2)让学生感受学有所成的喜悦,
7.作业:必做题和选做题。
其目的是:(1)便于发现问题,及时查缺补漏。
(2)巩固提高使各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这节课我计划分如下板块:
第一板块:通过学生动手拼图形,得出定义是判断一个图形的最基础的方法,从而引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