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函数的应用》教案13
- 资源简介:
约3070字。
课题:2.4.1二次函数的应用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矩形和窗户透光最大面积问题的过程,进一步获得利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 题的经验,并进一步感受数学模型思想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2.能够分析和表示不同背景下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并能够运用二次函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最大(小)值.
3. 积极参加数学活动,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从而增强数学学习信心,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分析和表示不同背景下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并能够运用二次函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利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并进一步感受数学模型思想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如图,在一个直角三角形的内部作一个长方形ABCD,其中AB和AD分别在两直角边上.
(1)设长方形的一边AB=x m,那么AD边的长度如何表示?
(2)设长方形的面积为y m2,当x取何值时,y的值最大?最大值是多少?
处理方式:以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以上问题,在集体交流时,对于学生给出的正确答案给予肯定,不足之处给予纠正.
(1)要求AD边的长度,即求BC边的长度,而BC是△EBC中的一边,因此可以用三角形相似求出BC.由△EBC∽△EAF,得 即 .所以AD=BC= (40-x).
(2)要求面积y的最大值,即求函数y=AB•AD=x• (40-x)的最大值,就转化为数学问题了.
要求学生讨论写出步骤.
(1)∵BC∥AD,
∴△EBC∽△EAF.∴ .
又AB=x,BE=40-x,
∴ .∴BC= (40-x).
∴AD=BC= (40-x)=30- x.
(2)y=AB•AD=x(30- x)=- x2+30x
=- (x2-40x+400-400)
=- (x2-40x+400)+300
=- (x-20)2+300.
当x=20时,y最大=300.
即当x取20m时,y的值最大,最大值是300m2.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分析交流,让学生经历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矩形的另一边,变三个变量为两个变量,为建立二次函数模型做好铺垫,也让学生体会数形结合时表示线段的重要意义.此问是解决整个实际问题的关键之处,也是难点所在,让学生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回忆起运用三角形相似解决问题.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