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示范教案(30份)
- 资源简介:
2017年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示范教案(30份打包)
七年级数学(北京课改版)上册.1.1字母表示数教.doc
七年级数学(北京课改版)上册.1.2列代数式教案.doc
七年级数学(北京课改版)上册.10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案.doc
七年级数学(北京课改版)上册.11.1数的近似和科学记数法教案.doc
七年级数学(北京课改版)上册.11.2数的近似和科学记数法教案.doc
七年级数学(北京课改版)上册.12用计算器做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doc
七年级数学(北京课改版)上册.1负数的引入教.doc
七年级数学(北京课改版)上册.2.1同类项与合并同类项教.doc
七年级数学(北京课改版)上册.2.2同类项与合并同类项教.doc
七年级数学(北京课改版)上册.2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教.doc
七年级数学(北京课改版)上册.3.2相反数和绝对值教.doc
七年级数学(北京课改版)上册.3等式与方程教.doc
七年级数学(北京课改版)上册.4.2有理数的加法教案.doc
七年级数学(北京课改版)上册.4等式的基本性质教案.doc
七年级数学(北京课改版)上册.5.1一元一次方程教.doc
七年级数学(北京课改版)上册.5.2一元一次方程教.doc
七年级数学(北京课改版)上册.5.3一元一次方程教.doc
七年级数学(北京课改版)上册.5.4一元一次方程教.doc
七年级数学(北京课改版)上册.5.5一元一次方程教.doc
七年级数学(北京课改版)上册.5有理数的减法教案.doc
七年级数学(北京课改版)上册.6.1列方程解应用问题教案.doc
七年级数学(北京课改版)上册.6.1有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教.doc
七年级数学(北京课改版)上册.6.2列方程解应用题教.doc
七年级数学(北京课改版)上册.6.2有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教.doc
七年级数学(北京课改版)上册.7.1有理数的乘法教案.doc
七年级数学(北京课改版)上册.7.2有理数的乘法教案.doc
七年级数学(北京课改版)上册.8.1有理数的除法教案.doc
七年级数学(北京课改版)上册.8.2有理数的除法教案.doc
七年级数学(北京课改版)上册.9有理数的乘方教案.doc
七年级数学(北京课改版)上册:第2章有理数章末复习教案.doc
2.1.1字母表示数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2、能用字母表示一些简单的量.
3、会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规律.
二、课时安排:1课时.
三、教学重点:知道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四、教学难点:会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规律.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为了表示一种皮球的弹起高度与下落高度之间的关系,通过试验,得到一组数据.单位:厘米.
下落高度 40 50 80 150 …
弹起高度 20 25 40 75 …
如果用d表示下落的高度,那么弹起的高度怎么表示?
下面我们学习字母表示数.
(二)讲授新课
我们会用字母表示有理数的加法交换 律和结合律.
(1)加法交换律:a+b=b+a.
(2)加法结合律:(a+b)+ c=a+(b+c).
交流:
请你用字母表示有理数的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想一想用字母表示有理数的运算律 有什么意义.
学生思考并交流.
(三)重难点精讲
由于字母可以表示任意的有理数,所以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运算律比较简单明了,可以表示运算律的普遍性.
在数学中,字母和含有字母的式子是主要的研究对象之一,这使我们对数的研究更具有一般性.
典例:
例1、用字母a,b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
(1)a比b小5;
(2)a,b互为相反数;
2.4等式的基本性质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并等式的基本性质1.
2、理解掌握并等式的基本性质2.
3、会用等式的基本性质把 等式变形.
二、课时安排:1课时.
三、教学重点:等式的基本性质1、2.
四、教学难点:会用等式的基本性质把等式 变形.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观察下图:
我们发现,如果在平衡的天平的两边都加(或减)同样的量,天平还是保持平衡.
下面我们学习等式的基本性质.
(二)讲授新课
实践:
我们在测量物体质量的天平两边放入质量相同的砝码,并把这种状态想象成一个等 式成立的形式,利用它来研究等式具有什么性质.
(1)在天平的一边再放入(或取出)一些砝码,会发生什么现象?怎样做就能使天平恢复平衡?这说明等式应具有什么性质?
(2)使天平的一边的砝码的数量扩大到原来的几倍(或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一),会发生什么现象?怎样做就能使天平恢复平衡?这又说明等式应具有什么性质?
同学们思考并交流
(三)重难点精讲
通过上面的实验研究,我们可以归纳出等式具有以下两个 基本性质:
等式的基本性质
1、等式两边加上加(或减去)同一个数或整式,所得的等式仍然成立.
2、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能是0),所得的等式仍然成立.
1.6.2有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去括号法则.
2、掌握添括号法则.
3、能用 去括号和添括号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二 、课时安排 :1课时.
三、教学重点:去括 号法则和添括号法则.
四、教学难点:用去括号和添括号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有些加减法混合运算的算式中是含有括号的,如下面的式子 :
如何计算上面的式子呢?下面我们学习去括号和添括号.
(二)讲授新课
思考:
1、观察这个算式,如果按照运 算顺序的规定,应当怎样计算?
2、我们发现,括号内的一个加数 和括号外的 是同分母的分数,如果对它们先做计算,就能使运算简便.那么,怎样才能对它们先做计算呢?这种做法的依据是什么?
同学们思考并交流.
要想实现 和 先做计算,就必须去掉算式中的括号,然后再根据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我们已经知道,“某数减去若干个数的和,可以逐个减去各个加数”,按照这个法则,就有
第1章有理数章末复习
一、复习目标
1、理解正负数的意义,掌握有理数的概念.
2、理解并会用有理数的加、减、乘、除和乘方五种运算法则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3、学会借助数轴来理解绝对值、有理数比较大小等相关知识.
4、理解科学记数法,近似数的相关概念并能灵活应用;
5、体会数学知识中体现的一些数学思想.
二、课时安排:1课时
三、复习重难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及符号问题.
四、教学过程
(一)知识梳理
知识点1、有理数的分类:
知识点2、有理数的有关概念:
1、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2、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而绝对值相同的两个数称为互为相反数.若a、b互为相反数,则a+b=0.
3、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若a、b互为倒数,则ab=1.
4、绝对值:在数轴上,一个数对应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
5、绝对值的意义是:
(1)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2)一个负数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3)0的绝对值是0;
(4)|a|≥0.
知识点3、有理数的四则运算:
1、有理数加法法则:
资源评论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