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多边形》教学设计
- 资源简介:
约5220字。
《相似多边形》教学设计
初三数学上册第二章第8节第一课时
宫春燕 宫兆娜 史成文
2.8 相似多边形
【课标解读】
依据新课程标准,我们应明确,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看学生是否主动地进行观察、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相似多边形是相似三角形的拓展和延伸,学习相似三角形获得的知识、经验和思维方法有利于学习相似多边形。本节教学关键是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的数学活动,明确与相似三角形的联系与区别,深刻理解相似多边形的含义,提高学生的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的能力。
【教学建议】
相似多边形是在研究相似三角形的基础上通过合情推理猜想得出,并通过实验操作等逻辑推理最终验证得到的。教学中,应注意充分利用学生在前面学到的相似三角形知识及研究问题的方法,注意加强相似多边形与相似三角形及相似图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加强类比和对比,发挥知识的迁移作用。
【教材分析】
相似多边形是继相似三角形之后的拓展性学习,定义、判定和性质均可类比相似三角形得出。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直观感知和操作体验,授课的处理是把两个形状相同的六边形出示在正方形网格中,通过测量结合计算体验边之间对应成比例关系,以及对应角对应相等关系。
判定相似多边形与相似三角形有很大不同,只给出根据定义的唯一方法。强调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并用生活中的反例进一步强化相似多边形概念的理解。随后是运用相似多边形的定义的两个作用:性质和判定解决问题。教材处理遵循直观感知——操作体验——形成概念——强化理解——实践应用——形成技能与能力的思维程序,获得情感体验。符合学生基本认知规律,循序渐进完成本节课教学。
【学情分析】
整体来看,在学完相似图形、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判定、性质的基础上,再来学习相似多边形减少了一定难度,相似多边形与相似三角形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相似多边形的概念、性质都是从相似三角形的概念、性质推广而来的。学生对相似三角形,已经具备了学习相似多边形的基本技能和意识方法,经历了诸多探究学习的过程,具有了一定的探究学习的方法与能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经历相似多边形概念的形成过程,了解相似多边形的定义,会判定两个多边形相似。会求边和角。
二、能力与方法:发展学生观察能力、归纳类比、反思交流、分析判断能力的能力,提高数学思维水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推断得到数学猜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体验数学活动充满探索性和创造性。
【教学重点】:会判定多边形相似,求边和角。
【教学难点】:理解相似多边形含义。
【教学方法】:直观演示、引导发现
【学习方法】:探索发现、合作交流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