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数的概念》教学设计2
- 资源简介:
约6210字。
函数的概念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函数的概念,函数的三要素.
教学难点:函数概念及符号y=f(x)的理解.
教学方法:诱思教学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设计环节 设计意图 师生活动
一、
创设问题情境
,
引出课题
。 以实际问题为背景,以学生熟悉的情境入手激活学生的原有知识,形成学生的“再创造”欲望,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发现新知识,使新知识和原知识形成联系,同时也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通过问题2这两个用已有概念不太容易回答的问题,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对初中已学的函数概念的进一步深入,又是为下一步用集合语言来刻画函数的本质做好伏笔。 教师提出问题1:
我们在初中学习过函数的概念,它是如何定义的呢?在初中已经学过哪些函数?(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出示投影)
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具体的函数,那么为什么还要学习函数呢?先请同学们思考下面的两个问题:
问题2:由上述定义你能判断“y=1”是否表示一个函数?函数y=x与函数 表示同一个函数吗?
学生思考、讨论后,教师点拨:仅用上述函数概念很难回答这些问题,我们需要从新的角度来认识函数概念。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题:函数的概念(板书)
二、
借助信息技术
,
讨论归纳
。 以实际问题为载体,以信息技术的作图功能为辅助。在三个实例的教学中,重点在于引导学生体会函数概念中的对应关系。通过实例1,体会用解析式刻画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关注t和h的范围;通过实例2体会用图象刻画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关注t和S的范围;通过实例3体会用表格刻画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为了更好地使学生尝试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进行描述,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设置教学情境。通过学生的观察、思考、讨论来归纳结论,体现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让他们通过实践来进一步体验到在集合对应观下的函数内涵,也为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解决数学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和方法。 师:(实例1)演示动画,用《几何画板》动态地显示炮弹高度h关于炮弹发射时间t的函数。启发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尝试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在t的变化范围内,任给一个t,按照给定的解析式,都有唯一的一个高度h与之相对应。
生:用计算器计算,然后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
师:(实例2)引导学生看图,并启发:在t的变化范围内,任给一个t,按照给定的图象,都有唯一的一个臭氧空洞面积S与之相对应。
生:动手测量,然后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
师生:(实例3)共同读表,然后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
问题3:分析、归纳以上三个实例,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生:分组讨论三个实例的共同特点,然后归纳出函数定义,并在全班交流。
师生:由学生概括,教师补充,引导学生归纳出三个实例中变量之间的关系均可描述为:
对于数集A中的每一个x,按照某种对应关系f,在数集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y与它对应,记作f:A→B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