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的含义》小结与复习课学案
- 资源简介:
约1310字。
《集合的含义》小结与复习课学案
【学习导航】
知识网络
学习要求
1.掌握集合的有关基本义概念,运用集合的概念解决问题;
2.掌握集合的包含关系(子集、真子集);
3.掌握集合的运算(交、并、补);
4.再解决有关集合问题时,要注意各种思想方法(数形集结合、补集思想、分类讨论)的运用.
【课堂互动】
自学评价
1.对于集合的问题:要确定属于哪一类集合(数集,点集,或某类图形集),然后再确定处理此类问题的方法.
2.关于集合中的运算,一般应把各参与运算的集合化到最简形式,然后再进行运算.
3.含参数的集合问题,多根据集合的的互异性处理,有时需要用到分类讨论、数形集结合的思想.
4.集合问题多与函数、方程有关,要注意
各类知识的融会贯通.
【精典范例】
设U={1,2,3,4,5},且A∩B={2}, ={4}, ={1,5},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3∈A,3∈B
B.2∈ ,3∈B
C.3∈ ,3∈A
D.3∈ ,3∈
分析:按题意画出Venn图即可找出选择的分支.
【解】
画出满题意足Venn图:
由图可知:3∈A且3 B,即3∈A且
3∈ , ∴ 选C.
点评:
本题可用排除法来解,若选A,则3∈
A∩B,与已知A∩B={2}矛盾,……显然这种方法没有Venn图形象直观,这也突出数形集结合的思想在集合中的运用.
追踪训练一
1. 设U={x|0<x<10,x∈N+},若A∩B={3}, ={1,5,7}, ={9},求集合A,B.
【解】
A={1,3,5,7},
B={2,3,4,6,8}.
2.某校有A、B两项课外科技制作小组,50名学生中报名参加A组的人数是全体学生人数的3/5,报名参加B组的人数比报名参加A组的人数多3人,两组都没有报名的人数是同时报名的人数的1/3还多1人,求同时报名参加A、B两组人数及两组都没有报名的人数.
【解】
同时报名参加A、B组的人数为21人,
两组都没有报名的人数为8人.
例2:已知全集U=R,集合A={x|x2-x-6<0},
B={x|x2+2x-8>0},C={x|x2-4ax+3a2<0},
(1)试求a的取值范围,使A∩B C;
(2)试求a的取值范围,使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