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选修2-3全一册课堂探究学案(15份)
- 资源简介:
高中数学全一册课堂探究学案(打包15套)新人教A版选修2_3
高中数学第一章计数原理1.1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课堂探究学案新人教A版选修2_320171113442.doc
高中数学第二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2.1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第1课时课堂探究学案新人教A版选修2_3201711134112.doc
高中数学第二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2.1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第2课时课堂探究学案新人教A版选修2_3201711134110.doc
高中数学第二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2.2二项分布及其应用第1课时课堂探究学案新人教A版选修2_320171113495.doc
高中数学第二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2.2二项分布及其应用第2课时课堂探究学案新人教A版选修2_320171113493.doc
高中数学第二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2.2二项分布及其应用第3课时课堂探究学案新人教A版选修2_320171113491.doc
高中数学第二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2.3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与方差第1课时课堂探究学案新人教A版选修2_320171113482.doc
高中数学第二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2.3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与方差第2课时课堂探究学案新人教A版选修2_320171113480.doc
高中数学第二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2.4正态分布课堂探究学案新人教A版选修2_320171113475.doc
高中数学第三章统计案例3.1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课堂探究学案新人教A版选修2_320171113464.doc
高中数学第三章统计案例3.2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课堂探究学案新人教A版选修2_320171113455.doc
高中数学第一章计数原理1.2排列与组合第1课时课堂探究学案新人教A版选修2_320171113421.doc
高中数学第一章计数原理1.2排列与组合第2课时课堂探究学案新人教A版选修2_320171113419.doc
高中数学第一章计数原理1.3二项式定理第1课时课堂探究学案新人教A版选修2_32017111346.doc
高中数学第一章计数原理1.3二项式定理第2课时课堂探究学案新人教A版选修2_32017111344.doc
2.1 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 1
课堂探究
探究一 随机变量的概念
对随机变量的理解:
(1)随机变量是将随机试验的结果数量化;
(2)随机变量的取值对应于某随机试验的某一随机事件;
(3)有些随机试验的结果不具有数量关系,但我们仍可以用数量表示它;
(4)对随机变量的所有可能取值都要明确,不能重复也不能遗漏.
【典型例题1】判断下列各个量,哪些是随机变量,哪些不是随机变量,并说明理由.
(1)北京国际机场候机厅中某天的旅客数量;
(2)2013年5月1日到10月1日期间所查酒驾的人数;
(3)2013年6月1日济南到北京的某次动车到北京站的时间;
(4)体积为1 000 cm3的球半径长.
思路分析:判断所给的量是否随试验结果的变化而变化,发生变化的是随机变量.
解:(1)旅客人数可能是0,1,2,…,出现哪一个结果是随机的,因此是随机变量.
(2)所查酒驾的人数可能是0,1,2,…,出现哪一个结果是随机的,因此是随机变量.
(3)动车到达的时间可在某一区间内任取一值,是随机的,因此是随机变量.
(4)球的体积为1 000 cm3时,球的半径为定值,不是随机变量.
规律总结 在一次随机试验中,随机变量的取值实质上是随机试验的结果所对应的数,且这个数所有可能的取值是预先知道的,但不知道究竟会出现哪一个值.
2.2 二项分布及其应用 3
课堂探究
探究一 独立重复试验概率的求法
n次独立重复试验的特征:
①每次试验的条件都完全相同,有关事件的概率保持不变;②每次试验的结果互不影响,即各次试验相互独立;③每次试验只有两种结果,这两种可能的结果是对立的.
【典型例题1】某气象站天气预报的准确率为80%,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面第2位)
(1)5次预报中恰有2次准确的概率;
(2)5次预报中至少有2次准确的概率;
(3)5次预报中恰有2次准确,且其中第3次预报准确的概率.
思路分析:由于5次预报是相互独立的,且结果只有两种(准确或不准确),符合独立重复试验模型.
解:(1)记预报一次准确为事件A,则P(A)=0.8.
5次预报相当于5次独立重复试验,
2次准确的概率为
p=C25×0.82×0.23=0.051 2≈0.05,
因此5次预报中恰有2次准确的概率为0.05.
(2)“5次预报中至少有2次准确”的对立事件为“5次预报全部不准确或只有1次准确”,
其概率为p=C05×(0.2)5+C15×0.8×0.24=0.006 72.
∴所求概率为1-p=1-0.006 72=0.993 28≈0.99.
(3)说明第1,2,4,5次中恰有1次准确.
∴概率为p=C14×0.8×0.23×0.8=0.020 48≈0.02.
∴恰有2次准确,且其中第3次预报准确的概率约为0.02.
规律总结 独立重复试验概率求解的关注点:
3.2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
课堂探究
探究一 利用图形与分类变量间的关系作出分析
(1)利用列联表直接计算aa+b和cc+d,如果两者相差很大,就判断两个分类变量之间有关系.
(2)在等高条形图中展示列联表数据的频率特征,比较图中两个深色条的高可以发现两者频率不一样而得出结论,这种直观判断的不足之处在于不能给出推断“两个分类变量有关系”犯错误的概率.
【典型例题1】某学校对高三学生作了一项调查发现:在平时的模拟考试中,性格内向的学生426人中有332人在考前心情紧张,性格外向的学生594人中有213人在考前心情紧张,作出等高条形图,利用图形判断考前心情紧张与性格类别是否有关系.
解:作列联表如下:
性格内向 性格外向 总计
考前心情紧张 332 213 545
考前心情不紧张 94 381 475
总计 426 594 1 020
∴ad-bc=332×381-213×94=106 470.
∴ad-bc比较大,说明考前紧张与性格类型有关.
1.3 二项式定理 2
课堂探究
探究一 与杨辉三角有关的问题
解决与杨辉三角有关的问题的一般思路.
【典型例题1】下列是杨辉三角的一部分.
(1)你能发现组成它的相邻两行数有什么关系吗?
(2)从图中的虚线上的数字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解:(1)杨辉三角的两条腰都是由数字1组成的,其余的数都等于它肩上的两个数之和.
(2)设a1=1,a2=3,a3=6,a4=10,…,若令bn=an+1-an,则b1=2,b2=3,b3=4,所以可得{bn}是等差数列,从而得出其每一斜行数字的差组成一个等差数列.
规律总结 解决与杨辉三角有关的问题的一般思路是:通过观察找出每一行数据间的相互联系以及行与行间数据的相互联系.然后将数据间的这种联系用数学式子表达出来,使问题得解.
探究二 有关二项式系数的性质的问题
(1)求二项式系数最大的项,根据二项式系数的性质,当n为奇数时,中间两项的二项式系数最大;当n为偶数时,中间一项的二项式系数最大.
(2)求展开式中系数最大项与求二项式系数最大项是不同的,需根据各项系数的正、负变化情况,一般采用列不等式组,解不等式组的方法求得.
【典型例题2】(1+2x)n的展开式中第6项与第7项的系数相等,求展开式中二项式系
资源评论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