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的乘方》教学设计3
- 资源简介:
约3290字。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9.有理数的乘方(二)
一、 学生起点分析
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在上一节课刚刚学习了有理数乘方的有关概念,法则等知识,对有理数乘方的符号表示,运算方法,符号判定比较熟悉,具备了进一步学习有理数乘方运算的知识技能基础,并且通过初中数学的学习,对运算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有了一定的主动性,掌握了初步的估算方法,这对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学生的活动经验基础:较大的数据在报刊杂志上时常出现,而学生对此却缺乏经验,但是经过计算不难得出一张纸对折20次的厚度.将大数与身边熟悉的事物进行比较,从而得到启示,这个过程的实施,学生具有丰富的经验,比如折纸操作,测量厚度,估算高度,分析讨论,猜测验证等等,这对于本节课的学习非常有用.
二、 学习任务分析
教科书在学生掌握了有理数乘方的概念和运算的基础上,提出了本节课的具体学习任务;通过师生折纸的共同活动,体验当底数大于1时,乘方的运算结果增大的很快.并进一步熟练有理数乘方的运算的技能.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① 通过实例感受有理数的乘方运算,当底数大于1时,幂增大的很快;
2、进一步熟练掌握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三、 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课设计了五个环节:第一环节:回顾复习,引入新课;第二环节:折纸活动,感悟乘方;第三环节:随堂演练,巩固乘方;第四环节:拓展应用,发散思维;第五环节:课堂小结;第六环节:布置作业.
第一环节:回顾复习,引入新课
活动内容:
a) 复习回顾:
填表:
底数 -1 2 10
指数 4
幂 3 5 (-4)3 (0.3)4
2.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 32 = 3×2 = 6; ( )
(2) (-2)3 = (-3)2; ( )
(3) -32 = (-3)2; ( )
例2.计算:
① 102,103,104;②(-10)2,(-10)3,(-10)4.
(2)从以上特例的计算结果中,归纳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
(3)问题:0的任何次幂等于多少?1的任何次幂等于多少?以10为底数的幂有何特点?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