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射线、线段》教学设计
- 资源简介:
约2890字。
《直线、射线、线段》教学设计
乌市81中 施燕
教学内容分析:
这节课是九年义务制教育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及直线的基本性质,它是在学生已经了解三线概念的基础上的继续学习,是学生系统学习几何知识的起始课,也是学生接触使用几何语言的第一节课。特别是直线的基本性质,它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建设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本节课似乎简单,但在教材中却处于重要的地位。本节课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无论在知识上,还是在解决或解释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上,都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学生情况分析:
1.七年级学生刚从小学升上初中,多数学生的思维还停留在对具体事物的直观理解上,偏重形象思维。因此这节课应多从实际中取例。同时借助多媒体,使这节课的内容更加形象,更加直观,让学生感受更直接、更生动。
2.学生小学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这节课的知识的掌握。因此,应该注重与小学知识的衔接,做到平稳过渡,让学生从第一节课开始就对几何课产生一种容易感,从而培养兴趣,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教学任务分析:
知识点:1.直线、射线、线段表示法及它们的关系;
2.直线的性质;
3.会根据简单的几何语言作图。
能力要求:1.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及实际操作活动掌握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等事实,积累操作活动经验;
2.提高学生的几何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要求:1.了解数学与日常生活有紧密联系,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直线性质的研究,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教学重点:1.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方法;
2.直线的性质公理。
教学难点:使用简单的几何语言。
教学流程安排:
活动一 认识三线的区别和联系。这一活动的内容和目的是通过观察和动手画三线,发现它们的联系和区别,掌握表示方法。
活动二 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事实。这一活动是由动手作图以及固定硬纸条的活动出发,抽象出数学模型,得出直线的性质。
活动三 运用三线,简单作图。这一活动是动手实践联系,了解几何语言与文字语言的转化。
活动四 练习。通过分析实际问题,加深对本节知识的理解。
活动五 小结,布置作业。回顾本节课知识。
课前准备:
教师用具为课件、硬纸板、硬纸条、图钉。
学生用具为直尺。
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与情境 师生行为 设计意图
活动一
(1)生活中有哪些关于三线形象的例子?
(2)你认为在表示直线、射线、线段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问题(1)由学生互相交流举出例子:直线——马路;射线——探照灯的光;线段——琴弦,书边;老师也展示一些图片。
对于问题(2),教师应先带领学生学习如何去画,如何去表示。安排一个“小试身手”的练习,巩固掌握。
1、如图,图中共有___条线段,分别用字母表示它们是____.
2、用不同的方法表示图中的直线
3、如图以O为端点的射线共有___条,分别是 .
让学生体会并归纳出三线表示时应注意的问题:①应在字母前注明“线段”、“直线”、“射线”;②两个大写字母表示直线、线段时,两个字母地位平等,可以交换位置,而表示射线不能,必须把端点字母放在前面。
通过观察生活中三线的几何形象,让学生体验图形是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