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的波动》教案2
- 资源简介:
约2360字。
第五章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4.数据的波动(二)
江西省九江市第十一中学 杨 杰
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
学生的技能基础: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统计意识,并在第一课时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接触了极差、方差与标准差的概念,并进行了必要的应用,但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很单一,认为方差越小越好.
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在以往的统计课程学习中,学生经历了大量的统计活动,有了一定的活动经验,本节课主要采用学生熟悉的讨论、自主探索、实验等活动方法,他们有一定的活动基础.
二、教学任务分析
在学生对极差、方差、标准差等概念都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学生对这些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三个量度的认识上存在一个误区,那就是认为方差或标准差越小越好,因此,本节课安排了学生对一些实际问题的辨析,从而使学生对这三个量度有一个重新的认识,为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了解极差、方差、标准差的求法。
2.用极差、方差、标准差对实际问题做出判断。
数学能力:
1.经历对统计图中数据的读取与处理,发展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
2.根据描述一组数据离散程度的统计量:极差、方差、标准差的大小对实际问题作出解释,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情感与态度:
1.通过解决现实情境中的问题,提高学生数学统计的素养,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
2.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过程分析
本节课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回顾与练习——想一想——议一议——做一做——反馈练习——学生反思——课后练习.
第一环节 回顾与练习
活动内容:
1、回顾:什么是极差、方差、标准差?方差的计算公式是什么?一组数据的方差与这组数据的波动有怎样的关系?
2、分别计算下列两组数据的方差与标准差:
(1)1,2,3,4,5 (2)103 102 98 101 99
活动目的:
回顾极差、方差、标准差等概念及方差、标准差的计算,巩固学生对数据离散程度的三个量度的认识。
教学效果:
学生对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掌握较好。
第二环节 想一想
活动内容:
如图是某一天A、B两地的气温变化图。问
(1) 这一天A、B两地的平均气温分别是多少?
(2) A地这一天气温的极差、方差分别是多少?B地呢?
(3) A、B两地的气候各有什么特点?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