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必修模块(1-5)全部精品教案集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五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34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6/14 16:47:1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资源提供: 门徒123 [资源集]
  • 下载情况: 本月:获取中 总计:获取中
  • 下载点数: 获取中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模块(1-5)全部精品教案集
§1.1.2弧度制(1).doc
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doc
1.1.2集合间的关系.doc
1.1.3 集合的基本运算.doc
1.2.1函数的概念.doc
1.2.2函数的表示法.doc
1.2.2映射.doc
1.3.1函数的单调性.doc
1.3.1函数的最大(小)值.doc
1.3.2函数的奇偶性.doc
2.1.1指数.doc
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doc
2.2.1对数.doc
2.2.1对数的运算性质.doc
2.2.2对数函数(二).doc
2.2.2对数函数(三).doc
2.2.2对数函数(一).doc
2.3幂函数.doc
3.1.1 —3.1.2随机事件的概率及概率的意义(第一、二课时).doc
3.1.1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doc
3.1.2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doc
3.1.3 概率的基本性质(第三课时).doc
3.2.1 —3.2.2古典概型及随机数的产生.doc
3.2.1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doc
3.3.1—3.3.2几何概型及均匀随机数的产生.doc
§1.1.1 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doc
§1.1.1任意角(1).doc
§1.1.1任意角(2).doc
§1.1.1算法的概念.doc
§1.1.2程序框图.doc
§1.1.2弧度制(2).doc
§1.1.3算法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和框图表示.doc
§1.2.1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1课时).doc
§1.2.1赋值,输入和输出语句.doc
§1.2.1任意角的三角函数(1).doc
§1.2.1任意角的三角函数(2).doc
§1.2.1任意角的三角函数(3).doc
§1.2.2 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1课时).doc
§1.2.2条件语句.doc
§1.2.3 循环语句.doc
§1.3.1 柱体、锥体、台体的表面积与体积.doc
§1.3.2 球的体积和表面积.doc
§1.3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doc
§1.4.1正弦、余弦函数的图象(1).doc
§1.4.1正弦、余弦函数的图象(2).doc
§1.4.2(2)正弦、余弦函数的性质(二).doc
§1.4.2正弦、余弦函数的性质(一).doc
§1.4.3正切函数的性质与图象(1).doc
§1.4.3正切函数的性质与图象(2).doc
§1.5函数y=Asin(wx+)的图象.doc
§1.6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doc
§1三角函数小结和复习.doc
§2.1  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doc
§2.1.1 简单随机抽样.doc
§2.1.1 平面.doc
§2.1.2 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doc
§2.1.2 系统抽样.doc
§2.1.3 — 2.1.4 空间中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doc
§2.1.3 分层抽样.doc
§2.2.1  向量的加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doc
§2.2.1 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2课时).doc
§2.2.1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doc
§2.2.2  向量的减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doc
§2.2.2 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doc
§2.2.2 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2课时).doc
§2.2.3—2.2.4 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doc
§2.3.1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doc
§2.3.2—§2.3.3 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和坐标表示及运算.doc
§2.3.4 平面向量共线的坐标表示.doc
§2.4.1平面向量的数量积.doc
§2.4.2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律.doc
§2.4.3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模、夹角.doc
§2平面向量复习课.doc
§3.1.1 两角差的余弦公式.doc
§3.1.1 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doc
§3.1.2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doc
§3.1.2 两条直线的平行与垂直.doc
§3.1.3二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doc
§3.2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3个课时).doc
§3.2.1 直线的点斜式方程.doc
§3.2.2 直线的两点式方程.doc
§3.2.3 直线的一般式方程.doc
§3.3.1 两直线的交点坐标.doc
§3.3.2 两点间的距离.doc
§3.3.3 点到直线的距离.doc
§3《三角恒等变换》复习课(2个课时).doc
§4.1.1 圆的标准方程.doc
§4.1.2 圆的一般方程.doc
§4.2.1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doc
§4.2.2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doc
§4.2.3 直线与圆的方程的应用(两个课时).doc
§4.3.1 空间直角坐标系.doc
§4.3.2 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doc
必修5第二章《数列》全章教案.doc
必修5第三章《不等式》全章教案.doc
必修5第一章《解三角形》全章教案.doc
第二章 点、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  小结.doc
几种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两课时1.doc
几种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两课时).doc
秦九韶算法.doc
算法的概念-新课标.doc
算法小结复习-新课标.doc
中国古代数学中的算法案例.doc
  第一章:空间几何体
  §1.1.1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物操作,增强学生的直观感知。
  (2)能根据几何结构特征对空间物体进行分类。
  (3)会用语言概述棱柱、棱锥、圆柱、圆锥、棱台、圆台、球的结构特征。
  (4)会表示有关于几何体以及柱、锥、台的分类。
  2.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通过直观感受空间物体,从实物中概括出柱、锥、台、球的几何结构特征。
  (2)让学生观察、讨论、归纳、概括所学的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感受空间几何体存在于现实生活周围,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括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感受大量空间实物及模型、概括出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难点: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的概括。
  三、教学用具
  (1)学法:观察、思考、交流、讨论、概括。
  (2)实物模型、投影仪
  四、教学思路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教师提出问题:在我们生活周围中有不少有特色的建筑物,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这些建筑的几何结构特征如何?引导学生回忆,举例和相互交流。教师对学生的活动及时给予评价。
  2.所举的建筑物基本上都是由这些几何体组合而成的,(展示具有柱、锥、台、球结构特征的空间物体),你能通过观察。根据某种标准对这些空间物体进行分类吗?这是我们所中国古代数学中的算法案例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中国古代数学中求两个正整数最大公约数的算法以及割圆术的算法;
  (2)通过对“更相减损之术”及“割圆术”的学习,更好的理解将要解决的问题“算法化”
  的思维方法,并注意理解推导“割圆术”的操作步骤。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1)改变解决问题的思路,要将抽象的数学思维转变为具体的步骤化的思维方法,提高逻
  辑思维能力;
  (2)学会借助实例分析,探究数学问题。
  3. 情感与价值目标:
  (1)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师生,生生的合作交流,提高学生兴趣,激发其求知欲,培养探索精神;
  (2)体会中国古代数学对世界数学发展的贡献,增强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更相减损之术”及“割圆术”的算法。
  难点:体会算法案例中蕴含的算法思想,利用它解决具体问题。
  教学方法:
  通过典型实例,使学生经历算法设计的全过程,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学习一些基本逻辑
  结构,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表达算法,并能将解决问题的过程整理成程序框图。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
  创设   情境
  引入新课 引导学生回顾
  人们在长期的生活,生产和劳动过程中,创造了整数,分数,小数,正负数及其计算,以及无限逼近任一实数的方法,在代数学,几何学方面,我国在宋,元之前也都处于世界的前列。我们在小学,中学学到的算术,代数,从记数到多元一次联立方程的求根方法,都是我国古代数学家最先创造的。更为重要的是我国古代数学的发展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也就是“寓理于算”,即把解决的问题“算法化”。本章的内容是算法,特别是在中国古代也有着很多算法案例,我们来看一下并且进一步体会“算法”的概念。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
  教师启发学生回忆小学初中时所学算术代数知识,共同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通过对以往所学数学知识的回顾,使学生理清知识脉络,并且向学生指明,我国古代数学的发展“寓理于算”,不同于西方数学,在今天看仍然有很大的优越性,体会中国古代数学对世界数学发展的贡献,增强爱国主义情怀。
  课题:§1.1.3算法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和框图表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设计流程图来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流程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条件分支、循环。理解掌握前两种,能设计简单的流程图。
  2.过程与方法:通过模仿、操作和探索,抽象出算法的过程,培养抽象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通过算法实例,体会构造的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欣赏数学美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大胆探索,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意识。
  教材分析 重点:顺序结构和条件分支结构的理解及应用。
  4-1.4.3正切函数的性质与图象(1)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1.用单位圆中的正切线作正切函数的图象;
  2.用正切函数图象解决函数有关的性质;
  能力目标:1.理解并掌握作正切函数图象的方法;
  2.理解用函数图象解决有关性质问题的方法;
  德育目标:培养认真学习的精神;
  教学重点:用单位圆中的正切线作正切函数图象;
  教学难点:正切函数的性质。
  授课类型:新授课
  教学模式: 启发、诱导发现教学.
  教    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问题:正弦曲线是怎样画的?
  .2.2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理解样本数据标准差的意义和作用,学会计算数据的标准差。
  (2)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合理地选取样本,从样本数据中提取基本的数字特征(如平均数、标准差),并做出合理的解释。
  (3)会用样本的基本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基本数字特征。
  (4)形成对数据处理过程进行初步评价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
  在解决统计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理解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和逻辑推理的数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会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和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认识统计的作用,能够辨证地理解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重点与难点
  重点:用样本平均数和标准差估计总体的平均数与标准差。
  难点:能应用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2.2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直线与圆的位置的种类;
  (2)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求圆心到直线的距离;
  (3)会用点到直线的距离来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2、过程与方法
  设直线 : ,圆 : ,圆的半径为 ,圆心 到直线的距离为 ,则判别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依据有以下几点:
  (1)当 时,直线 与圆 相离;
  (2)当 时,直线 与圆 相切;
  (3)当 时,直线 与圆 相交;
  3、情态与价值观
  让学生通过观察图形,理解并掌握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几何图形及其判断方法.
  难点:用坐标法判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三、教学设想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