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式的性质》教学设计1
- 资源简介:
约2510字。
课 题 不等式的性质
知识目标 理解不等式的性质;掌握利用不等式的性质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方法;能应用不等式的性质解决问题。
能力目标 通过对不等式性质的回顾与整理,发掘知识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归纳、综合能力,体会数学思想。
情感目标 通过对知识的整理和应用,引导学生形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良好品质。
重 点 对不等式的性质的理解及应用。
难 点 不等式的性质中的单向性和双向性的辨析。
课 型 复习课
教 具 多媒体辅助教学
过 程
一、知识回顾:
不等关系是客观事物的基本数量关系,不等式是描述现实世界中事物不等关系的一种工具,是刻画优化问题的一种数学模型。 1、《不等式》知识网络:
2、实数的运算性质与大小顺序之间的关系:a–b>0a>ba–b=0a=ba–b<0a<b
3、不等式的性质:
定理1 如果a>b,那么b<a;如果b<a,则a>b.
定理2 如果a>b,且b>c,那么a>c;
还可以表示为:如果c<b, 且b<a, 那么c<a.
定理3 如果a>b,那么a+c>b+c.
推论 如果a>b,且c>d,那么a+c>b+d.
定理4 如果a>b,且c>0,那么ac>bc;
如果a>b,且c<0,那么ac<bc.
推论1 如果a>b>0,且c>d>0,那么ac>bd.推论2 如果a>b>0,那么>(n,且>1).
定理5 如果a>b>0,那么>(n,且>1).
说明:(1)不等式性质是贯穿本章内容的一条主线,是证明不等式和解不等式的主要依据。要理解每一条性质的作用;
(2)注意性质中的“可逆”与“不可逆”,运用时注意条件的放宽和加强对结论的影响;
(3)可以结合函数观点理解不等式的性质;
(4)注意对不等式与等式的性质进行类比。
二、学生活动:
适当增加条件,使下列各命题成立: 这是一道开放性习题,
(1)若 >, ,则≤; 考察学生对性质的理
(2)若>, ,则 <; 解和运用。
(3)若 ,>, ,则 > .
三、合作探讨:
题1、已知>0,>0,(),比较与的大小。 比较不同的方法;
结 论:> 体会分类、化归、函
方 法:作商比较,作差比较。 数等数学思想。
小 结:比较两个实数或两个代数式大小的一般方法: 比较大小的依据是
作差比较法:要证>, 只须证 >0。 “实数的运算性质与
作商比较法:要证>,>0,只须证 >1。 大小顺序的等价关系。
步 骤:作差 变形 判断差式的正负,
作商 变形 判断商式与1的大小。
题2、(1)已知–1 ≤x≤1,1≤y≤3,求x + y,3x–y和
–2x+4y的范围;
(2)已知 0≤ x + y ≤4,–6≤3x–y ≤2,求–2x
+4y的范围.
(1)解:由题意,得0≤x + y≤4,–6≤3x–y≤2, 错误的原因是:性质
2≤–2x+4y ≤14. 定理3的推论是单向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