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教学设计2
- 资源简介:
约2370字。
高一数学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教学设计
教 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科书——数学必修4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方案
南海中学分校数学科组
一、 教学内容分析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是描述周期现象的重要数学模型,在数学和其他领域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本节课先学习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新教材改变了过去习惯用角的终边上的点的坐标的“比值”来定义的做法,转为利用单位圆上点的坐标来定义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新的定义可以更好地反映三角函数的本质,使得三角函数所反映的数与形的关系更加直接,数形结合更加紧密,也为后续学习带来方便,例如从这个定义可以更加方便地推导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诱导公式、和(差)角公式,而且为公式的记忆提供了图形支持;单位圆为讨论三角函数图像与性质提供了很好的直观载体。因此学生理解和掌握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是学好本章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知识目标:理解任意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会利用定义求三角函数值。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发现问题的科学精神、严谨的数学思维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探索知识,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的乐趣。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难点:用单位圆上点的坐标刻画三角函数。学生熟悉的函数y=f(x)是实数到实数的对应,而这里给出的函数首先是实数(弧度数)到点的坐标的对应,然后才是实数(弧度数)到实数(横坐标或纵坐标)的对应,这就会给学生的理解造成一定的困难。
四、教学基本流程
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在直角三角形中定义)→在直角坐标系中利用终边上的点的坐标定义→在直角坐标系中利用单位圆化简定义)→任意角三角函数定义(利用单位圆)→定义的应用→课时小结
五、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对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有一定的了解,而且学生通过任意角与弧度制的学习,已经会利用直角坐标系来研究任意角。因此本课从初中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出发,过渡到锐角三角函数在直角坐标系中的定义,在从锐角过渡到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让学生运用从特殊到一般的探究方法探究任意角三家函数的定义,体会在直角坐标系中定义三角函数的优越性,避免传统教学中老师给出定义、诠释定义的填鸭式教学方法。
六、教学情景设计
问题 设计意图 师生活动
1、什么叫做函数关系?我们学过哪些特殊的函数? 提出本章学习任务,并通过复习为下面探究三角函数中的函数关系做铺垫。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口头回答。教师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的任务就是学习三角函数。
2、初中时我们已学过锐角三角函数,当时是怎样定义的? 从原有的知识基础出发,来认识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口头回答。教师在课件中显示直角三角形及三个三角函数值的定义。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