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轴对称》说课稿
- 资源简介:
约3030字。
《生活中的轴对称》说课稿
---------青海省西宁市第四中学 牛莉
一、 教材分析
1、 教材所处的地位和前后联系:
“生活中的轴对称”是七年级下册第九章《轴对称》中的第一节内容,它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轴对称的知识在小学已有初步的渗透,在初中阶段,它不但与图形的三种运动方式(平移、翻折、旋转)中的翻折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又是今后研究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及其相关性质的重要依据和基础。轴对称的知识分为六个课时,本节属于第一课时,主要学习轴对称图形的概念、理解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区别,识别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及对称轴。
2、 教学目标:
根据大纲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七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本节课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欣赏、折叠等活动,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共同特征,能识别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及对称轴,通过实践操作,理解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区别。
(2) 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折叠、剪纸等活动,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空间观念,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在动手实践中学会与人合作、彼此交流。
(3) 情感与态度目标:初步获得动手的乐趣和成就感,欣赏并体会对称美,感受轴对称的价值,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3、 教学重点: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和地位,重点确定为:
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识别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
4、 教学难点:
理解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区别。
二、 教法分析
本节课主要采用实验发现法,同时以直观演示教学法、观察法、探究法为辅。
初一学生活泼好动,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与应用数学,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因此在教法上,尽可能地组织学生自主地通过观察、实验等数学活动,探究轴对称现象的特征,通过对数学问题情境、数学活动情境等设计,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动机和好奇心,促使学生的思维进入最佳状态。运用多媒体直观演示,化静为动,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问题的积极状态中,使数学学习变得有趣、有效、自信、成功。
教学准备:投影仪、剪刀、已裁好的圆、矩形、等腰三角形等。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