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边的轴对称图形》说课稿
- 资源简介:
约4250字。
《我们身边的轴对称图形》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上午好!我叫 ,我说课的内容是青岛版八年级(上)第1章第一节《我们身边的轴对称图形》。
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及教学理念分析,教学程序及板书设计四大方面对本课的教学进行说明。
一、第一个方面 教材分析 分三项说明:
(一)第一项 地位与作用
《我们身边的轴对称图形》是青岛版八年级(上)第1章第一节。本节课是这一章的开始也是这一册的开始,是学生进入到8年级的第一节课。地位显要。教科书从观察桂林山水图片和几个民族图案图形入手,学习轴对称图形及其性质,本节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初步的数学活动经历,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从观察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开始,从整体的角度认识轴对称;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可以训练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图案设计操作技能,拓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可以让学生感受图形中“对折”在数学知识中的作用,为学生后继学习做好充分准备;同时这一节也是联系数学与生活的桥梁。
(二)第二项 教学目标分析
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分三点
1)第一点,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观察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探索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和它们的共同特征。
2)第二点,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轴对称概念的过程。通过对折的方法认识轴对称图形,能指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和对称点。
3)第三点,通过丰富的生活实例,经历抽象出两个图形关于一条直线成轴对称的概念的过程,能够识别对称轴与对称点,并能说出“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关于一条直线成对称轴”的区别和联系。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进一步认识几何图形的本质特征。通过学习它们的区别和联系,发展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关注生活,学会观察、增强交流。
3、情感目标——通过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体验数学中的“对称美”。
(三)第三项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根据新课程标准,确立如下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重点是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的概念及其简单运用。
2、难点:是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从概念角度来说,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是两个不同而又紧密相联的概念。从学生角度来讲,容易将两者混为一谈。
二、第二个方面 教法、学法及教学理念分析 分三项说明
1、第一项 教学方法的设计
《新课标》中强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进行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方式。我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活动,鼓励每个学生亲自实践,积极思考,体会活动的乐趣,在乐学的氛围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动手能力,促进学生对轴对称及轴对称图形概念的理解。
我选用引导发现教学法,学案式教学。通过学案知道学生预习自学课本,回答学案上的几个简单问题并安排学生动手小制作。
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具、学具,在实验、演示、操作、观察、练习等师生的共同活动中引导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动手、动口、动脑积极思维,参与活动,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另外,在教学中我还注意利用图片的不同颜色的对比来启发学生,提高教学效率,动态演出直观生动的教学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应用意识。
2、第二项 学法指导
针对学生的认知规律,根据自主性和差异性原则,教学时指导他们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体验经历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3、第三项 教学理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是学好数学的保证。 本节课使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存在着和谐的轴对称图形,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美化生活,把枯燥乏味的数学学习变得有趣,进而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根据本节教材内容,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遵循,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指导思想,运用多媒体演示,化静为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的积极状态,从而培养学生的几何识图能力、绘图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