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中数学必修二全册教案
- 资源简介:
新课标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二全册教案
1.1.1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doc
1.1.2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doc
1.2.1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doc
1.2.2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doc
1.3.1柱体、锥体、台体的表面积.doc
1.3.2柱体、锥体、台体的体积.doc
1.3.3球的表面积与体积.doc
2.1.1平面.doc
2.1.2空间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doc
2.1.3空间中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doc
2.2.1直线与平面平行、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doc
2.2.2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doc
2.2.3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doc
2.3.1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doc
2.3.2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doc
2.3.3直线与平面垂直、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doc
3.1.1倾斜角与斜率.doc
3.1.2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doc
3.2.1直线的点斜式方程.doc
3.2.2直线的两点式方程.doc
3.2.3直线的一般式方程.doc
3.3.1两直线的交点坐标.doc
3.3.2两点间的距离.doc
3.3.3点到直线的距离.doc
4.1.1圆的标准方程.doc
4.1.2圆的一般方程.doc
4.2.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doc
4.2.2圆与圆的位置关系.doc
4.2.3直线与圆的方程的应用.doc
4.3.1空间直角坐标系.doc
4.3.2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doc
第一课时 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物操作,增强学生的直观感知.
(2)能根据几何结构特征对空间物体进行分类.
(3)会用语言概述棱柱、棱锥、圆柱、圆锥、棱台、圆台、球的结构特征.
(4)会表示有关于几何体以及柱、锥、台的分类.
2.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通过直观感受空间物体,从实物中概括出柱、锥、台、球的几何结构特征.
(2)让学生观察、讨论、归纳、概括所学的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感受空间几何体存在于现实生活周围,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感受大量空间实物及模型、概括出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难点: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的概括.
(三)教学方法
通过提出问题,学生观察空间实物及模型,先独立思考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然后相互讨论、交流,最后得出完整结论.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
复习引入 1.小学与初中在平面上研究过哪些几何图形?在空间范围上研究过那些?
2.你能根据某种标准对下列几何体进行分类吗?(展示具有柱、锥、台、球结构的空间物体) 1.学生回忆,相互交流教师对学生给予及时评价.
2.教师对学生分类进行整理。分类多面体和旋转体分类,分类二按柱、锥、台、球分类 以旧导新
棱柱的结构特征 1.观察教科书第2页中和图(2)、(5)、(7)、(9),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在归纳的过程中,可引导学生从围成几何体的面的特征去观察,从而得出棱柱的主要结构特征. 1.有两个面互相平行; 2.其余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
3.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互相平行.
引出棱柱概念之前,应注意对具体的棱柱的特点进行充分分析,让学生能够经历共同特点的概括过程.
在得到棱柱的结构特征后教师归结棱柱定义,并结合图形认识棱柱有关概念. 从分析具体棱柱的特点出发,通过概括共同特点得出棱柱的结构特征.
第一课时 平 面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利用生活中的实物对平面进行描述;
(2)掌握平面的表示法及水平放置的直观图
(3)掌握平面的基本性质及作用;
(4)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师生的共同讨论,使学生对平面有了感性认识;
(2)让学生归纳整理本节所学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用学生认识到我们所处的世界是一个三维空间,进而增强了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平面的概念及表示;
2、平面的基本性质,注意他们的条件、结论、作用、图形语言及符号语言.
难点:平面基本性质的掌握与运用.
(三)教学方法
师生共同讨论法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东西给我们以平面的形象? 师:生活中常见的如黑板、平整的操场、桌面,平静的湖面等,都给我们以平面的印象,你们能举出更多的例子吗?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举例和相交交流,教师对学生活动给予评价,点出主题.
培养学生感性认识
探索新知 1.平面的概念
随堂练习 判定下列命题是否正确:
①书桌面是平面;
②8个平面重叠起来要比6个平面重叠起来厚;
③有一个平面的长是50m,宽是20m;
④平面是绝对的平,无厚度,可以无限延展的抽象的数学概念. 师:刚才大家所讲的一些物体都给我们以平面的印象,几何里所说的平面就是从这样的一些物体中抽象出来的,但是,几何里的平面是向四周无限伸展的,现在请大家判定下列命题是否正确?
生:平面是没有厚度,无限延展的;所以①②③错误;④正确.
加深学生对平面概念的理解.
探索新知 2.平面的画法及表示
(1)平面的画法
通常我们把水平的平面画成平行四边形,用平行四边形表示平面,其中平行四边形的锐角通常画成45°,且横边长等于其邻边长的2倍.如果一个平面被另一个平面遮挡住. 我们常把被遮挡的部分用垂线画出来.
(2)平面的表示
法1:平面,平面.
法2:平面ABCD,平面AC或平面BD.
(3)点与平面的关系
平面内有无数个点,平面可看成点的集合. 点A在平面内,记作:A. 点B在平面外,记作:B. 师:在平面几何中,怎样画直线?(一学生上黑板画)
师:这位同学画的实质上是直线的部分,通过想象两端无限延伸而认为是一条直线,仿照直线的画法,我们可以怎样画一个平面?
生:画出平面的一部分,加以想象,四周无限延展,来表示平面.
师:大家画一下.
学生动手画平面,将有代表性的画在黑板上,教师给予点评,并指出一般画法及注意事项(作图) 加深学生对平面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发散思想能力.
3.1.1 倾斜角与斜率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正确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
(2)理解直线倾斜角的唯一性.
(3)理解直线斜率的存在性.
(4)斜率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帮助学生将直线的位置问题(几何问题)转化为倾斜角问题,进而转化为倾斜角的正切即斜率问题(代数问题)进行解决,使学生不断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直线倾斜角的概念的引入学习和直线倾斜角与斜率关系的揭示,培养学生观察、探索能力,运用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数学交流与评价能力.
(2)通过斜率概念的建立和斜率公式的推导,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树立辩证统一的观点,培养学生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简的数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直线的倾斜角、斜率的概念和公式.
(三)教学方法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
提出问题引入 我们知道,经过两点有且只有(确定)一条直线,那么,经过一点P的直线l的位置能确定吗?如图,过一点P可作无数多条直线a,b,c,…易见,答案是否定的,这些直线有什么联系呢?
直线的倾斜角的概念. 学生回答(不能确定)
(1)它们都经过点P.
(2)它们的倾斜程度不同.
接着教师提出:怎样描述这种倾斜程度的不同?由此引入课题. 设疑激趣导入课题
4.1.1 圆的标准方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圆的标准方程,能根据圆心、半径写出圆的标准方程.
(2)会用待定系数法求圆的标准方程.
2.过程与方法
进一步培养学生能用解析法研究几何问题的能力,渗透数形结合思想,通过圆的标准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注意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运用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圆的标准方程
难点:会根据不同的已知条件,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圆的标准方程.
(三)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
复习引入 在直角坐标系中,确定直线的基本要素是什么?圆作为平面几何中的基本图形,确定它的要素又是什么呢?什么叫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任何一条直线都可用一个二元一次方程来表示,那么圆是否也可用一个方程来表示呢?如果能,这个方程具有什么特征? 由学生回答,然后引入课题 设置情境引入课题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