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中数学必修二全册教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课标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1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10/3 1:18:5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资源提供: 剑走偏峰 [资源集]
  • 下载情况: 本月:获取中 总计:获取中
  • 下载点数: 获取中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新课标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二全册教案
  1.1.1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doc
  1.1.2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doc
  1.2.1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doc
  1.2.2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doc
  1.3.1柱体、锥体、台体的表面积.doc
  1.3.2柱体、锥体、台体的体积.doc
  1.3.3球的表面积与体积.doc
  2.1.1平面.doc
  2.1.2空间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doc
  2.1.3空间中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doc
  2.2.1直线与平面平行、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doc
  2.2.2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doc
  2.2.3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doc
  2.3.1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doc
  2.3.2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doc
  2.3.3直线与平面垂直、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doc
  3.1.1倾斜角与斜率.doc
  3.1.2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doc
  3.2.1直线的点斜式方程.doc
  3.2.2直线的两点式方程.doc
  3.2.3直线的一般式方程.doc
  3.3.1两直线的交点坐标.doc
  3.3.2两点间的距离.doc
  3.3.3点到直线的距离.doc
  4.1.1圆的标准方程.doc
  4.1.2圆的一般方程.doc
  4.2.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doc
  4.2.2圆与圆的位置关系.doc
  4.2.3直线与圆的方程的应用.doc
  4.3.1空间直角坐标系.doc
  4.3.2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doc
  第一课时 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物操作,增强学生的直观感知.
  (2)能根据几何结构特征对空间物体进行分类.
  (3)会用语言概述棱柱、棱锥、圆柱、圆锥、棱台、圆台、球的结构特征.
  (4)会表示有关于几何体以及柱、锥、台的分类.
  2.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通过直观感受空间物体,从实物中概括出柱、锥、台、球的几何结构特征.
  (2)让学生观察、讨论、归纳、概括所学的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感受空间几何体存在于现实生活周围,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感受大量空间实物及模型、概括出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难点: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的概括.
  (三)教学方法
  通过提出问题,学生观察空间实物及模型,先独立思考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然后相互讨论、交流,最后得出完整结论.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
  复习引入  1.小学与初中在平面上研究过哪些几何图形?在空间范围上研究过那些?
  2.你能根据某种标准对下列几何体进行分类吗?(展示具有柱、锥、台、球结构的空间物体)  1.学生回忆,相互交流教师对学生给予及时评价.
  2.教师对学生分类进行整理。分类多面体和旋转体分类,分类二按柱、锥、台、球分类 以旧导新
  棱柱的结构特征  1.观察教科书第2页中和图(2)、(5)、(7)、(9),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在归纳的过程中,可引导学生从围成几何体的面的特征去观察,从而得出棱柱的主要结构特征. 1.有两个面互相平行; 2.其余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
  3.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互相平行.
  引出棱柱概念之前,应注意对具体的棱柱的特点进行充分分析,让学生能够经历共同特点的概括过程.
  在得到棱柱的结构特征后教师归结棱柱定义,并结合图形认识棱柱有关概念.  从分析具体棱柱的特点出发,通过概括共同特点得出棱柱的结构特征.
  第一课时  平  面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利用生活中的实物对平面进行描述;
  (2)掌握平面的表示法及水平放置的直观图
  (3)掌握平面的基本性质及作用;
  (4)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师生的共同讨论,使学生对平面有了感性认识;
  (2)让学生归纳整理本节所学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用学生认识到我们所处的世界是一个三维空间,进而增强了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平面的概念及表示;
  2、平面的基本性质,注意他们的条件、结论、作用、图形语言及符号语言.
  难点:平面基本性质的掌握与运用.
  (三)教学方法
  师生共同讨论法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东西给我们以平面的形象?  师:生活中常见的如黑板、平整的操场、桌面,平静的湖面等,都给我们以平面的印象,你们能举出更多的例子吗?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举例和相交交流,教师对学生活动给予评价,点出主题.
  培养学生感性认识
  探索新知  1.平面的概念
  随堂练习 判定下列命题是否正确:
  ①书桌面是平面;
  ②8个平面重叠起来要比6个平面重叠起来厚;
  ③有一个平面的长是50m,宽是20m;
  ④平面是绝对的平,无厚度,可以无限延展的抽象的数学概念.  师:刚才大家所讲的一些物体都给我们以平面的印象,几何里所说的平面就是从这样的一些物体中抽象出来的,但是,几何里的平面是向四周无限伸展的,现在请大家判定下列命题是否正确?
  生:平面是没有厚度,无限延展的;所以①②③错误;④正确. 
  加深学生对平面概念的理解.
  探索新知  2.平面的画法及表示
  (1)平面的画法
  通常我们把水平的平面画成平行四边形,用平行四边形表示平面,其中平行四边形的锐角通常画成45°,且横边长等于其邻边长的2倍.如果一个平面被另一个平面遮挡住. 我们常把被遮挡的部分用垂线画出来.
  (2)平面的表示
  法1:平面,平面.
  法2:平面ABCD,平面AC或平面BD.
  (3)点与平面的关系
  平面内有无数个点,平面可看成点的集合. 点A在平面内,记作:A. 点B在平面外,记作:B.  师:在平面几何中,怎样画直线?(一学生上黑板画)
  师:这位同学画的实质上是直线的部分,通过想象两端无限延伸而认为是一条直线,仿照直线的画法,我们可以怎样画一个平面?
  生:画出平面的一部分,加以想象,四周无限延展,来表示平面.
  师:大家画一下.
  学生动手画平面,将有代表性的画在黑板上,教师给予点评,并指出一般画法及注意事项(作图) 加深学生对平面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发散思想能力.
  3.1.1   倾斜角与斜率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正确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
  (2)理解直线倾斜角的唯一性.
  (3)理解直线斜率的存在性.
  (4)斜率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帮助学生将直线的位置问题(几何问题)转化为倾斜角问题,进而转化为倾斜角的正切即斜率问题(代数问题)进行解决,使学生不断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直线倾斜角的概念的引入学习和直线倾斜角与斜率关系的揭示,培养学生观察、探索能力,运用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数学交流与评价能力.
  (2)通过斜率概念的建立和斜率公式的推导,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树立辩证统一的观点,培养学生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简的数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直线的倾斜角、斜率的概念和公式.
  (三)教学方法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
  提出问题引入  我们知道,经过两点有且只有(确定)一条直线,那么,经过一点P的直线l的位置能确定吗?如图,过一点P可作无数多条直线a,b,c,…易见,答案是否定的,这些直线有什么联系呢?
  直线的倾斜角的概念.  学生回答(不能确定)
  (1)它们都经过点P.
  (2)它们的倾斜程度不同.
  接着教师提出:怎样描述这种倾斜程度的不同?由此引入课题. 设疑激趣导入课题
  4.1.1  圆的标准方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圆的标准方程,能根据圆心、半径写出圆的标准方程.
  (2)会用待定系数法求圆的标准方程.
  2.过程与方法
  进一步培养学生能用解析法研究几何问题的能力,渗透数形结合思想,通过圆的标准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注意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运用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圆的标准方程
  难点:会根据不同的已知条件,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圆的标准方程.
  (三)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
  复习引入  在直角坐标系中,确定直线的基本要素是什么?圆作为平面几何中的基本图形,确定它的要素又是什么呢?什么叫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任何一条直线都可用一个二元一次方程来表示,那么圆是否也可用一个方程来表示呢?如果能,这个方程具有什么特征? 由学生回答,然后引入课题 设置情境引入课题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