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缩法与构造法》教案
- 资源简介:
约2320字。
活跃在高考中的两种证明不等式方法(放缩法与构造法)
近年来在高考解答题中,常渗透不等式证明的内容,而不等式的证明是高中数学中的一个难点,它可以考察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高考中可以用“放缩法”证明不等式的频率很高,它是思考不等关系的朴素思想和基本出发点, 有极大的迁移性, 对它的运用往往能体现出创造性。“放缩法”它可以和很多知识内容结合,对应变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因为放缩必须有目标,而且要恰到好处,目标往往要从证明的结论考察,放缩时要注意适度,否则就不能同向传递。
1、添加或舍弃一些正项(或负项)
例1、已知 求证:
证明:
若多项式中加上一些正的值,多项式的值变大,多项式中加上一些负的值,多项式的值变小。由于证明不等式的需要,有时需要舍去或添加一些项,使不等式一边放大或缩小,利用不等式的传递性,达到证明的目的。本题在放缩时就舍去了 ,从而是使和式得到化简.
2、先放缩再求和(或先求和再放缩)
例2、函数f(x)= ,求证:f(1)+f(2)+…+f(n)>n+ .
证明:由f(n)= =1-
得f(1)+f(2)+…+f(n)>
.
此题不等式左边不易求和,此时根据不等式右边特征, 先将分子变为常数,再对分母进行放缩,从而对左边可以进行求和. 若分子, 分母如果同时存在变量时, 要设法使其中之一变为常量,分式的放缩对于分子分母均取正值的分式。如需放大,则只要把分子放大或分母缩小即可;如需缩小,则只要把分子缩小或分母放大即可。
3、先放缩,后裂项(或先裂项再放缩)
例3、已知an=n ,求证:(1)证明:
(2)∑nk=1 k a2k <3.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