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考数学第一轮热身复习教案(共33份)
- 资源简介:
2011届高考数学第一轮热身复习教案
2011届高考数学第一轮专题复习教案10.doc
2011届高考数学第一轮热身复习教案23.doc
2011届高考数学第一轮热身复习教案24.doc
2011届高考数学第一轮热身复习教案25.doc
2011届高考数学第一轮热身复习教案26.doc
2011届高考数学第一轮热身复习教案28.doc
2011届高考数学第一轮热身复习教案29.doc
2011届高考数学第一轮热身复习教案30.doc
2011届高考数学第一轮热身复习教案31.doc
2011届高考数学第一轮热身复习教案32.doc
2011届高考数学第一轮热身复习教案33.doc
2011届高考数学第一轮数列复习教案1.doc
2011届高考数学第一轮数列复习教案2.doc
2011届高考数学第一轮专题复习教案11.doc
2011届高考数学第一轮专题复习教案12.doc
2011届高考数学第一轮专题复习教案13.doc
2011届高考数学第一轮专题复习教案14.doc
2011届高考数学第一轮专题复习教案15.doc
2011届高考数学第一轮专题复习教案16.doc
2011届高考数学第一轮专题复习教案17.doc
2011届高考数学第一轮专题复习教案18.doc
2011届高考数学第一轮专题复习教案19.doc
2011届高考数学第一轮专题复习教案2.doc
2011届高考数学第一轮专题复习教案20.doc
2011届高考数学第一轮专题复习教案21.doc
2011届高考数学第一轮专题复习教案3.doc
2011届高考数学第一轮专题复习教案4.doc
2011届高考数学第一轮专题复习教案5.doc
2011届高考数学第一轮专题复习教案6.doc
2011届高考数学第一轮专题复习教案7.doc
2011届高考数学第一轮专题复习教案8.doc
2011届高考数学第一轮专题复习教案9.doc
数列(一)
考点导读
1、理解数列的概念,了解数列通项公式的意义.了解递推公式是给出数列的一种方法,并能根据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
2、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的公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知识网络
重要公式和结论
1、在数列{an}中,前n项和Sn与通项an的关系为:
2、等差数列的定义: - =d(d为常数).
3、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⑴ an=a1+ ×d
⑵ an=am+ ×d
4、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Sn= = .
5、等差中项:如果a、b、c成等差数列,则b叫做a与c的等差中项,即b= .
6、数列{an}是等差数列的两个充要条件是:
⑴ 数列{an}的通项公式可写成an=pn+q(p, q∈R)
课 题:2.7.2 对数的运算性质
教学目的:
1.掌握对数的运算性质,并能理解推导这些法则的依据和过程;
2.能较熟练地运用法则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对数运算性质
教学难点:对数运算性质的证明方法.
授课类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 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对数的定义 其中 a 与 N
2.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
3.重要公式:
⑴负数与零没有对数;
⑵ ,
⑶对数恒等式
3.指数运算法则
二、新授内容:
积、商、幂的对数运算法则:
如果 a > 0,a 1,M > 0, N > 0 有:
证明:①设 M=p, N=q
课 题:2.4.2 反函数(2)
教学目的:
⒈使学生了解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图象间的关系的定理及其证明.
⒉会利用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图象间的关系解决有关问题.
教学重点: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图象间的关系定理及其证明,定理的应用;
教学难点:定理的证明(但教材不作要求).
授课类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 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反函数的定义;
2.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 与 间的关系:
----定义域、值域相反,对应法则互逆;
3.反函数的求法:一解、二换、三注明
4.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①点A(x,y)关于x轴的对称点 (x,-y);
②点A(x,y)关于y轴的对称点 (-x,y);③点A(x,y)关于原点的对称点 (-x,-y);④点A(x,y)关于y=x轴的对称点 (?,?);
5.我们已经知道两个互为反函数的函数间有着必然的联系(在定义域、值域和对应法则方面). 函数图象是从“形”的方面反映这个函数的自变量x与因变量y之间的关系.因此,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图象间也必然有一定的关系,今天通过观察如下图像研究—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图象间的关系.
① 的反函数是
② 的反函数是
课 题:2.9.4函数应用举例4
教学目的:
1.根据实际问题,提出不同方案,建立数学模型,选定最佳方案,解决问题
2.培养培养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归纳总结、逻辑推理、化归转化的能力;
3.培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意识、善于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数学建模的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
授课类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 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上一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有关物理问题的数学模型,.这一节,我们学习有关生活消费问题的数学模型
二、新授内容:
例1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购房和买车成了一些居民消费的热点.某家庭最近看中了一款价值15万元的轿车,并想在某地段购买面积为100 m ,单价是0.3万元/m 的一套商品房.目前,该家庭仅有积蓄 10万元,收入为 0.5万元/月,正常开支为0.15万元/月,他们准备以要购买的车、房作抵押向银行贷款,且选择消费额70%的贷款比例.表1和表2分别是1万元的住房和汽车消费贷款还本付息表. 表1(住房)
课 题:第一章 集合与简易逻辑小结
教学目的:
⒈ 理解集合、子集、补集、交集、并集的概念;了解空集和全集的意义;了解属于、包含、相等关系的意义;掌握有关的术语和符号,并会用它们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掌握带绝对值的不等式与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⒉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理解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进一步了解反证法,会用反证法证明简单的问题;掌握充要条件的意义.
教学重点:
1.有关集合的基本概念;
2.逻辑联结词“或”、“且”、“非”与充要条件
教学难点:
1.有关集合的各个概念的含义以及这些概念相互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2. 对一些代数命题真假的判断.
授课类型:复习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 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内容分析:
第二节 空间图形的基本关系与公理
A组
1.以下四个命题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________.
①不共面的四点中,其中任意三点不共线;
②若点A、B、C、D共面,点A、B、C、E共面,则A、B、C、D、E共面;
③若直线a、b共面,直线a、c共面,则直线b、c共面;
④依次首尾相接的四条线段必共面.
解析:①正确,可以用反证法证明;②从条件看出两平面有三个公共点A、B、C,但是若A、B、C共线,则结论不正确;③不正确,共面不具有传递性;④不正确,因为此时所得的四边形四条边可以不在一个平面上.答案:1
2.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①如果两个平面有三个公共点,那么这两个平面重合;
②两条直线可以确定一个平面;
③若M∈α,M∈β,α∩β=l,则M∈l;
④空间中,相交于同一点的三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为________.
解析:根据平面的基本性质知③正确.答案:1
第二节 点与直线、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A组
1.(2009年高考安徽卷改编)直线l过点(-1,2)且与直线2x-3y+4=0垂直,则l的方程是________.
解析:由题意知,直线l的斜率为-32,因此直线l的方程为y-2=-32(x+1),即3x+2y-1=0.
2.(2010年西安调研)已知两条直线y=ax-2和y=(a+2)x+1互相垂直,则a等于________.
解析:∵两条直线互相垂直,∴a(a+2)=-1,∴a=-1.
3.(2010年苏州质检)直线x+ay+3=0与直线ax+4y+6=0平行的充要条件是a=________.
解析:由两条直线平行可知4-a2=0,6≠3a,∴a=-2.
4.若点P(a,3)到直线4x-3y+1=0的距离为4,且点P在不等式2x+y-3<0表示的平面区域内,则实数a的值为________.
解析:由|4a-9+1|5=4得a=7或-3,又2a+3-3<0,得a<0,∴a=-3.
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定义平面内与直线垂直的非零向量称为直线的法向量,若直线l过点A(-2,3),且法向量为n=(1,-2),则直线l的方程为¬¬¬_________.
解析:设P(x,y)是直线l上任意一点,则PA→=(-2-x,3-y),且PA→⊥n,故PA→•n=0,即(-2-x,3-y)•(1,-2)=-x+2y-8=0,即直线l的方程为x-2y+8=0.答案:x-2y+8=0
6.直线y=2x是△ABC中∠C的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若A、B的坐标分别为A(-4,2),B(3,1),求点C的坐标,并判断△ABC的形状.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