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与折叠》教案5
- 资源简介:
约1970字。
《展开与折叠》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要求:
通过实践操作活动认识棱柱的某此特征,了解棱柱的侧面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想象及制作简单的立体模型。
能力要求:
1、 经历展开与折叠、模型制作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积累数学经验。
2、在大量活动经验的基础上,形成较为规范的语言。
情感与价值观要求:在实践操作活动中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和积极思考的习惯,体验探索与创造的乐趣。
教学重点:
1、在操作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认识棱柱的某些特征,形成规范的语言。
2、能根据棱柱的展开图判断和制作简单的立体图形。
教学难点:根据棱柱的展开图判断和制作简单的立体图形。
教学方法:实验——归纳法
教师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动手实验,然后总结概括棱柱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发探究
看我手中这几个漂亮的包装盒,大家知道它们都是什么几何体吗?(棱柱),它们都是用平面硬纸板折叠而成的,那么工人师傅们是如何把它们做成这么漂亮的纸盒呢?这节课我们就从这里做起。(写出课题展开与折叠)
二、做一做——认识棱柱的特征
操作提示:
1、 学生拿出课本第10页图1—3左图的纸板;
2、 将图从纸板上沿实线剪下来;
3、 将虚线折叠,用胶带纸将接缝处连接起来。
(此时,老师可深入同学们当中,指导操作,等同学们完成后,一起来通过自己的亲手操作,解答图1—3下的问题串)
我们来回忆一下折叠这个棱柱的过程,回答第(1)问题:这棱柱的上、下底面一样吗?它们各有几条边?
生:这个棱柱的上、下底面是一样的,它们各有五条边。
师:你所说的一样如何理解?
生:大小一样,即每条边对应相等。
生:老师,我觉得是不仅大小一样,而且形状也是相同的,如果要把它们剪下来,应该是完全重合的。
(大家表示认可)
师:这位同学的回答很精彩,能用自己形象的语言,将棱柱的上、下底面关系描述的如此清楚,很了不起,接下来第(2)题,这个棱柱有几个侧面?侧面的形状是什么图形?
生:应该有五个侧面,由原来的平面设计图就可以看出,并且这五个侧面形状都是长方形,老师我还发现侧面的个数与底面的边数是相等的。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