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量与函数》学案4
- 资源简介:
约1750字。
八年级《数学》学教案
20.1变量与函数(第2课时)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1.通过实例了解函数的概念,能举出现实中具有函数关系的实例。
2.能确定简单的整式、分式及实际问题中的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并会求函数的值。
能力目标:经历探索建立函数模型的过程,发展抽象思维和符号感。
情感目标:通过探索过程,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 建立函数模型;确定简单的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学习难点:建立函数模型。
预习导航:(预习课本P36-37,完成下列问题。)
1.什么是函数?举例说明。
2.如何确定简单的整式、分式及实际问题中的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学习准备:矩形薄板。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二、动手操作,合作发现
1.矩形薄板的面积为120cm2 ,它的一条边长为 xcm ,相邻的边长为y cm
(1)这个问题中,有几个变量?变量可以取几个值?
(2)请写出用x表示y的表达式.
(3)请任意取x的6个值填入下表,并求出y的值
x/cm
y/cm
思考:
上面的问题中,有哪几个变量?对于变量x给定大于0的一个数值,能否确定y的一个值,你是怎样确定的?
三、探究新知、引导归纳
1.y 是x 的函数
在某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和y,如果给定x一个值,就能相应地确定y的一个值,那么我们称y是x的函数,其中x是由上节“神舟”七号飞船返回舱返回地面的高度和降落的时间这两个量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这一实例引出课题。
前两个问题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自己尝试完成,再合作交流。
第三个问题可让学生两人一组,一个同学取x的值,另一同学求相应的y值,可以多取一些值让学生在求值的活动中进一步感受变量间的关系。
引导学生思考、交流,获得对问题本质的认识。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