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然数到有理数》教学设计
- 资源简介:
约2450字。
教学设计与反思
课题:新浙教版七年级(上)1.1 从自然数到有理数(第一课时)
科目: 数学 教学对象: 七年级 课时:1课时
提供者:陈小铭 单位: 诸暨市浣江教育集团浣东初中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难点在于正确理解有理数的相关概念和分类标准,并按照标准分类.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相关概念是关键,让学生明确“整数”和“分数”的 概念与小学里所学的“正数”和“分数”的概念不同之处.通过“找区别”明确概念,通过“找联系”确定分类标准,并对有理数进行归类.进而,逆向写出分类表.让学生通过感性认知逐步向理性升华,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易于学生接受.最后通过例、习题的训练强化巩固对概念及相互关系的理解掌握.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自然数和有理数是由于人们生活和生产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
技能目标:自然数和有理数的应用.
情感目标:了解中国古代在数的发展方面的贡献.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小学学过的自然数和大于零的分数(小数)就自然地成为扩展后的数集的一部分,而且除零外它们都是正数。但是这样做也不利的一面,正数的实际方向意义无形中被淡化了.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有较多的机会使用带“+”号的正数,教师在编题、板书时都要注意一点.
值得注意的是,不能把负数定义为”小于零的数”.因为小学数学里没有规定过负数小于零,应先有负数的定义,然后才有负数与零的大小比较,这要在有理数范围统一解决.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由于本节课例习题有限,所以补充例习题较多.通过例题的教学,强化学生对有理数相关概念的理解,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各类数集的相互联系与区别,提高对数集的认识.
通过习题的教学,纠正学生易出现的错误认识,深化概念的理解.特别是对0的认识、整数集与正数集的区别、正数与负数同有理数的关联在本题中重点体现.同时通过训练,进一步强化对集合的认识,同时也是对学生认知能力进一步提升.
【教学方法】三学循环。
【学习方法】小组合作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