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ppt7
- 资源简介:
第一章第一节
高中数学人教A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集合的并集和交集.doc
高中数学人教A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集合的含义与表示.ppt
高中数学人教A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集合的含义与表示(第一课时).doc
高中数学人教A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集合的基本关系.ppt
高中数学人教A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集合的基本运算(一).ppt
高中数学人教A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集合间的关系.doc
1.1.3集合的基本运算
陈学林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和交集.
(2)能使用Venn图表示集合的并集和交集运算结果,体会直观图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3)掌握的关的术语和符号,并会用它们正确进行集合的并集与交集运算。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实例的分析、思考,获得并集与交集运算的法则,感知并集和交集运算的实质与内涵,增强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集合的并集与交集运算法则的发现、完善,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认识客观事物,发现客观规律的兴趣与能力,从而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交集、并集运算的含义,识记与运用.
难点:弄清交集、并集的含义,认识符号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三)教学方法
在思考中感知知识,在合作交流中形成知识,在独立钻研和探究中提升思维能力,尝试实践与交流相结合
……
§1.1集合
1.1.1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第一课时)
教学时间:2015年9月7日星期四
教学班级:高一 (7) 班
教学目标:1.理解集合的含义。
2.了解元素与集合的表示方法及相互关系。
3.熟记有关数集的专用符号。
4.培养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
教学重点:集合含义
教学难点:集合含义的理解
教学方法:尝试指导法
教学过程:
引入问题
(I)提出问题 问题1:班级有20名男生,16名女生,问班级一共多少人?
问题2:某次运动会上,班级有20人参加田赛,16人参加径赛,问一共多少人参加比赛?
讨论问题:按小组讨论。
归纳总结:问题2已无法用学过的知识加以解释,这是与集合有关的问题,因此需用集合的语言加以描述(板书标题)。
复习问题 问题3:在小学和初中我们学过哪些集合?(数集,点集)(如自然数的集合,有理数的集合,不等式 的解的集合,到一条线段的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
……
1.1.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共1课时)
教学时间:2015年9月8日星期二
教学目标:1.理解子集、真子集概念;
2.会判断和证明两个集合包含关系;
3.理解“⊂≠ ”、“⊆”的含义;
4.会判断简单集合的相等关系;
5.渗透问题相对的观点。
教学重点:子集的概念、真子集的概念
教学难点:元素与子集、属于与包含间区别、描述法给定集合的运算
教学方法:讲、议结合法
教学过程:
(I)复习回顾
问题1: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问题2:集合有哪些表示方法?集合的分类如何?
(Ⅱ)讲授新课
观察下面几组集合,集合A与集合B具有什么关系?
(1) A={1,2,3},B={1,2,3,4,5}.
(2) A={x|x>3},B={x|3x-6>0}.
(3) A={正方形},B={四边形}.
(4) A= ,B={0}.
(5)A={南溪二中高一(14)班的女生},B={南溪二中高一(14)班的学生}。
通过观察就会发现,这五组集合中,集合A都是集合B的一部分,从而有:
1.子集
定义: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与B,如果集合A中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我们就说集合A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包含集合A,记作A B(或B A),即若任意x A,有x B,则A B(或A B)。
这时我们也说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subset)。
如果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就记作A⊈B(或B⊉A),即:若存在x A,有x B,则A⊈B(或B⊉A)
说明:A B与B A是同义的,而A B与B A是互逆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