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理科人教选修2-1第1章第3节《简单的逻辑联结词》教案(共2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课标版 / 高中教案 / 选修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7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5/10/1 13:05:3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资源提供: zzzysc [资源集]
  • 下载情况: 本月:获取中 总计:获取中
  • 下载点数: 获取中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理科人教选修2-1【教案】第1章第3节简单的逻辑联结词(2份)
  1.3~5简单的逻辑联结词“或且”--高二理科.docx
  1.3~6简单的逻辑联结词“非”--高二理科.docx
  课题:简单的逻辑联结词“或、且”
  课时:005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正确应用逻辑联结词“或、且”解决问题
  (2) 掌握真值表并会应用真值表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观察和思考中,在解题和证明题中,本节课要特别注重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品质的培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培养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数学实例,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的含义,使学生能正确地表述相关数学内容。
  难点:1、正确理解命题“P∧q”“P∨q”真假的规定和判定.2、简洁、准确地表述命题“P∧q”“P∨q”.
  教学过程
  1、引入
  在数学中,有时会使用一些联结词,如“且”“或”“非”。在生活用语中,我们也使用这些联结词,但表达的含义和用法与数学中的含义和用法不尽相同。下面介绍数学中使用联结词“且”“或”“非”联结命题时的含义和用法。
  为叙述简便,今后常用小写字母p,q,r,s,…表示命题。(注意与上节学习命题的条件p与结论q的区别)
  2、思考、分析
  问题1:下列各组命题中,三个命题间有什么关系?
  (1)①12能被3整除;
  ②12能被4整除;
  ③12能被3整除且能被4整除。
  (2)①27是7的倍数;
  ②27是9的倍数;
  ③27是7的倍数或是9的倍数。
  学生很容易看到,在第(1)组命题中,命题③是由命题①②使用联结词“且”联结得到的新命题,在第(2)组命题中,命题③是由命题①②使用联结词“或”联结得到的新命题,。
  问题2:以前我们有没有学习过象这样用联结词“且”或“或”联结的命题呢?你能否举一些例子?
  例如:命题p:菱形的对角线相等且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命题q:三条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或两个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3、或且定义及表示
  一般地,用联结词“且”把命题p和命题q联结起来,就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
  p∧q
  读作“p且q”。
  一般地,用联结词“或”把命题p和命题q联结起来,就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p∨q,读作“p或q”。
  命题“p∧q”与命题“p∨q”即,命题“p且q”与命题“p或q”中的“且”字与“或” 字与下面两个命题中的“且” 字与“或” 字的含义相同吗?
  (1)若 x∈A且x∈B,则x∈A∩B。
  (2)若 x∈A或x∈B,则x∈A∪B。
  定义中的“且”字与“或” 字与两个命题中的“且” 字与“或” 字的含义是类似。但这里课题:简单的逻辑联结词:非
  课时:006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逻辑联结词“非”的含义       (2)正确应用逻辑联结词“非”解决问题
  (3)掌握真值表并会应用真值表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观察和思考中,在解题和证明题中,本节课要特别注重学生思维能力中严密性品质的培养.
  3.情感态度价值目标: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培养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数学实例,了解逻辑联结词“非”的含义,使学生能正确地表述相关数学内容.
  难点:  1、正确理解命题 “¬P”真假的规定和判定.2、简洁、准确地表述命题 “¬P”.
  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思考、分析
  问题1:下列各组命题中的两个命题间有什么关系?
  (1) ①35能被5整除;             ②35不能被5整除;
  (2) ①方程x2+x+1=0有实数根。     ②方程x2+x+1=0无实数根。
  学生很容易看到,在每组命题中,命题②是命题①的否定。
  2、“非”定义
  一般地,对一个命题p全盘否定,就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
  ¬p
  读作“非p”或“p的否定”。
  3、命题“¬p”与命题p的真假间的关系
  命题“¬p”与命题p的真假之间有什么联系?
  引导学生分析前面所举例子中命题p与命题¬p的真假性,概括出这两个命题的真假之间的关系的一般规律。
  例如:在上面的例子中,第(1)组命题中,命题①是真命题,而命题②是假命题。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