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记数法》教学设计
- 资源简介:
约3040字。
《科学记数法》教学设计
一、学生起点状况分析
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学习了有理数的乘方,100万有多大等内容,这节课进一步学习大数的表示——科学记数法。
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在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经历了一些数据搜集体验活动,感受到了大数据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二、教学任务分析
本节课学习内容是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比10大 的数。大数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在教学中结合实验、计算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手段实施教学能突出本课特色,同时在课堂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问题;互动合作,解决问题;归纳概括,形成能力,从而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为七年级下册学习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小数”打下基础。
为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①理解科学记数法的意义,并学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比10大的数。
②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数感、空间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③感受科学记数法的作用,体会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的优越性及必要性。
三、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课由六个教学环节组成。第一环节:创设情景,导入问题;第二环节:探索新知,解析问题;第三环节:运用新知,解决问题;第四环节:分析归纳,探索规律;第五环节:随堂练习,巩固新知;第六环节: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第一环节 情境引入,导入问题
内容:
在生活中还经常遇到比100万更大的数. 教师以中国人口、太阳半径、光速中的数据为切入点,引出本节课研究的问题:上面这些数都很大,你该怎样表示它们呢?
目的:创设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景--“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发射成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从一系列的数据中体会大数“读”“写”的困难,从而导出课题。
效果:学生感受到问题的产生来源于生活实际问题,有了极大的探究热情。
第二环节:探索新知,解析问题;
内容:
(1)提出以下问题。
问题1、回顾有理数的乘方运算,算一算:
10 = 10 = 10 = 10 =
请学生讨论回答(1)10 表示什么?
(2)指数与运算结果中的0的个数有什么关系?
(3)与运算结果的数位有什么关系?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