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框图》教案2(第2课时)
- 资源简介:
约1310字。
《程序框图》教案(第2课时)
【课程标准】通过模仿、操作、探索,经历通过设计程序框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如三元一次方程组求解等问题),理解程序框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条件分支、循环.
【教学目标】1.理解程序框图的概念;
2.掌握运用程序框图表达顺序结构和条件结构的算法;
3.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运用程序框图表达顺序结构和条件结构的算法
【教学难点】规范程序框图的表示以及条件结构算法的框图
【教学过程】
一、回顾练习
1. 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2,3,4,利用海伦—秦九韶公式设计一个算法,求出它的面积.
2. 任意给定3个正实数,设计一个算法,判断分别以这3个数为三边边长的三角形是否存在.
二、程序框图的有关概念
1. 两道回顾练习的算法用程序框图来表达,引入程序框图概念.
2. 程序框图的概念
程序框图又称流程图,是一种规定的图形、指向线及文字说明来准确、直观地表示算法的图形.
3. 构成程序框图的图形符号及其作用(课本第6页)
4. 规范程序框图的表示:
①使用标准的框图符号.
②框图一般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方向画,流程线要规范.
③除判断框外,大多数框图符号只有一个进入点和一个退出点.
④一种判断是“是”与“否”两分支的判断,而且有且仅有两个结果;
另一种是多分支判断,有几种不同的结果.
⑤在图形符号内描述的语言要非常简练清楚.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